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微缩景观建筑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岳晓亮:

用心讲述黄河人家的乡愁故事

▶岳晓亮微缩作品《二伯的院落》。

岳晓亮制作微缩景观作品。

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咫尺天地,还原记忆中的老院落。

数百年来,流淌不息的黄河滋润着宁夏中卫,也赋予了当地建筑文化的独特意义。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遥望黄河的中卫老建筑成为人们血脉亲情相连的维系,为浓浓的乡愁增添一抹暖色。近日,中卫沙坡头区第一代微缩景观建筑营造非遗传承人岳晓亮带着《中卫建筑老院落》微缩景观作品走入人们视野。

《二伯的院落》引发共鸣

“大到梨树、门窗,小至院子里的水缸、泥块,肉眼可见的微缩景观完整呈现了一处黄河岸边的农家院落。这个作品我是按照二伯原来的家完整复刻出来的。”看着《二伯的院落》这幅作品,岳晓亮说,“去年夏天因新农村房屋建设规划,整个家族的老宅子都拆了,加之二伯病故,我们很怀念小时候在二伯家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长大的老院子。所以我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制作出这个作品,给二伯的家人和自己留一点念想。”

作品成型后,岳晓亮将制作过程和成品发布到社交平台后,得到身边朋友和老师的喜爱。不少网友留言:“观赏你的作品仿佛回到了过去,这就是记忆中无数次出现的老院子,是我们和家乡割不断的乡愁。”

2022年,微缩景观模型艺术作为中卫第一代微缩景观建筑营造传承手艺,纳入了中卫市沙坡头区非遗传承项目。岳晓亮介绍,在建筑营造领域里这项技艺目前是新技艺,是展示当地历史建筑景观风貌的一种新型非遗传承项目。

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

出生于1993年的岳晓亮从小对美术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岳晓亮毕业于湖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他专业从事墙体彩绘、浮雕壁画、微景观制作、平面设计与美术工艺品制作等工作。2022年7月,岳晓亮加入中卫市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为一名年轻的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加入协会后,通过接触和观察,岳晓亮发现会员们都身怀“绝技”,制作技艺令人惊叹,岳晓亮虚心跟协会前辈们学习各种专业技能。一次,他偶然接触到了“建筑营造”(微缩模型老房子建筑复原)这门手艺,对此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我学的绘画设计专业,上大学期间也接触过商业模型、军事模型等制作,所以制作起这个来相对得心应手。”岳晓亮说,随后她开始琢磨和研究“建筑营造”这门传统手艺所需要的材料,在原有的制作手法上进行研究创新。

在岳晓亮的工作台上,摆放着黏土、纸板等材料和各式工具。说话间,岳晓亮先用手将黏土捏成水缸模样,接着用镊子小心地夹起水缸,将其置放在微缩的院子里。岳晓亮介绍,微缩景观模型建筑营造技艺结合建筑营造、雕塑、雕刻、彩绘、陶艺、书法等多个艺术领域的传统技法,用手中不多的照片经过比例换算,绘出图纸造型,在制作上综合材料运用,以不同材料呈现出不同质感。如高密度泡沫板、挤塑板与pvc板,黏土、陶泥、浮雕料与腻子、石英砂的配比要不断实验制作,最终呈现出的作品采用1:25比例,真实呈现出整体老宅院的微缩景观效果。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岳晓亮每做一个微缩景观模型都要不断实验、修改,在材料选择上反复比对。

在复刻微缩景观的过程中,岳晓亮坦言,由于手头资料不足,老院子拆除时没有留下更多完整的照片,只能根据仅有的照片以及自己的记忆,从绘图到制作再到制作成型,每一处都要尽可能地做到精益求精,有时候打磨一处小细节就会占用大半天的时间。最终他历时17天创作复原出了微缩版《二伯的院落》。制作完工的艺术作品,力求复原样貌场景的真实感、现实感,让人一眼回到过去,将人们带入当时的真实情景中,沉浸式观赏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品味岁月的悠远。

向更多人讲述黄河故事

在岳晓亮的作品中,微缩景观《中卫大河机床厂》尤其引人侧目。原中卫大河机床厂(改制后现为宁夏中卫大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卫市为数不多现存的老建筑。从老工厂到如今的责任公司,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老大河人在这里挥洒了他们的汗水,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大河故事和大河精神也深深打动着岳晓亮。带着这份情感记忆,岳晓亮专程前往厂区拍下了大门各个角度的照片,采用1:30比例历时10天,一点点地用各种材料制作了微缩景观模型,真实复原了微缩版大河机床厂大门。

《北长滩民居老院子》则展现了典型的西北土木结构的平顶式传统老院落建筑村落。这里因历史悠久,集军事防御和原始古朴生态于一体而被评为宁夏历史文明村。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爷爷奶奶辈住过的老院子风格很像北长滩这种院落样式,老式的木质卯榫结构门窗、基头子式的土夯墙面、木头式的房梁和椽子,这些和自己的童年息息相关,即使远离故土但一见到还是感到很亲切很熟悉。

带着这份童年的珍贵记忆,岳晓亮前往北长滩采风,他通过各个角度记录拍摄了村落中一处院子的相关照片,用手中照片采用1:25比例历时14天用微缩景观模型创作的方式高度还原了北长滩老院子。

“老院子微缩景观,它不是一件简单冰冷的模型,而是承载了中华儿女几代人对老家的共同回忆。我希望用微缩民居的技艺记录美好场景,做出更多作品,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朋友们复原老家场景以及老建筑,留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岳晓亮说。

--> 2023-03-06 微缩景观建筑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岳晓亮: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6531.html 1 用心讲述黄河人家的乡愁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