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
接到调令,意味着在西吉县王民乡驻村工作结束。驻村5年里,唯有到王民乡、到滥泥河的这段驻村经历令人难忘!此刻,回顾过往,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如烟往昔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一路走来,深感不易,离别之际,感慨万千。
忘不了为了某件事情一遍又一遍做思想工作;忘不了一次又一次入村入户;忘不了数个夜晚披星戴月地回村,路过坟地、路过塘坝堤堰不免让人内心惊悚,头皮发麻;忘不了雨雪天奔波在路上;忘不了数次开会、研判、填表,甚至在凌晨一两点把一包榨菜吃出美味;忘不了清明防火、夏季抗旱、疫情防控时的坚守时光,更忘不了村里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和笑容以及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奋战的日子……
最难忘的是王民乡12个村的第一书记们。王民村的杨万录大哥幽默风趣,熬过3个通宵,眼窝子倒悬着说,这咋这么美的工作,简直就是给即将退休人员量身定做的。明年就要退休的他,用热情激情为所有年轻人作了表率!下赵村的马怀义弟弟是王民乡的宝贝,数据的分析研判、档案资料的“下赵模板”可以说让兄弟村省了不少麻烦。姚坡村的计宏刚书记,谈起驻村感想,一件事情刨根究底娓娓道来,见解独到。在驻村群里,你会发现,每次会后,他会第一时间将返回村上的信息传递给大家。小湾村的高山冷凉蔬菜已经成为全区的观摩点,在多家媒体甚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频频亮相,多亏第一书记摆晓宏,队员徐玉慈他们。不论何时去造访二马村,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迎接……
最难忘王民乡那一顿可口的午餐,老两口的手艺,让我吃出了家的味道,软花卷、油旋饼,青炒茭瓜片、大烩菜,每每蹭上一顿,一度让人回味无穷。如果11时还没有离开乡政府,我一定会厚着脸皮赖着不走,等待一顿美味的午餐!
最难忘我主编的《乡村振兴王民行》一书,收集编纂过程中倾注了所有战友的心血,书中每一篇作品无不体现着第一书记、书协作家及媒体朋友对王民乡的关爱之情,记录着王民乡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些许变化。可以说该书之所以集成,离不开王民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离不开辖区12个驻村工作第一书记的倾力奉献,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志士仁人的积极参与,他们是王民乡发展的“智囊团”“助推器”,是西吉滥泥河流域人民的榜样。全书20万字为西吉县19个乡镇著书立说开了先河。2022年王民乡工作备受关注,从基层治理到高山冷凉蔬菜,从乡风民风转变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写的《王民乡“四力”助推基层治理提水平》《王民乡走出党建产业双融双促路》2篇新闻稿,先后被《固原日报》2版头条、宁夏新闻网、宁夏电视台等平台媒体转载,可谓锦上添花,每每提到这点小小的成绩,我就由衷地有点小感动。
在王民乡驻村,承载着我工作当中一段最普通但不平凡的时光,这是一段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时光,是我受教育体现人生价值的时光。此刻,即将告别为之拼搏、为之奋斗的热土,告别并肩工作、携手共进的兄弟姐妹,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难舍之情、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愈发强烈。时间是最神奇的,它不是教会了遗忘,而是悄悄地把一些东西烙在心灵深处。离别之际,驻村往事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一一闪现,清晰、感人,回味深长。
驻村王民,就有了王民情怀。第一书记,不是荣誉也不是待遇亦非官非权只是一份朴素的责任,仅此而已。在杨湾村走村串户,老百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装的尽是情谊,表达的全是真挚,让我耕耘后收获,奋斗后前行。
(作者系西吉县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