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紫璇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家长对孩子素质教育逐步重视起来。给孩子报个舞蹈班,让孩子感受一下艺术熏陶,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但关于舞蹈致人受伤、甚至瘫痪的新闻也让不少人产生疑虑:跳舞的风险这么大吗?舞蹈训练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为解答部分家长疑惑,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叶沿红。
适度跳舞有益青少年成长发育
陈女士一直想给孩子找一家合适舞蹈机构,但网上关于舞蹈培训机构的种种说法却总让她放不下心来。“跳舞本来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能锻炼身体,一方面也可以陶冶情操,但最近常常看到一些小孩在经过下腰训练后导致瘫痪的新闻,让我原本想送孩子学跳舞的念头打消了不少。”对此,叶沿红表示,近年来,因为跳舞不慎受伤而导致孩子终身瘫痪的病例逐年增多,家长对此的确需要保持警惕,但过度焦虑甚至对学习舞蹈产生偏见却无必要。
“舞蹈其实是对孩子身心发展大有好处的一项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舞蹈中特有的拉伸动作,不仅可以改善孩子因长期伏案学习导致的驼背等不良体态,还可以刺激软骨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使骨的长度不断增加。因此,舞蹈训练不但不会影响发育,还可以显著促进青少年的身高增长。”叶沿红说。
那为什么常常会看到体操运动员大多身材矮小呢?叶沿红解释说,体操运动与舞蹈动作是有区别的,体操运动员训练强度大且很多是负重训练,过度训练是会让肌肉拉伤或骨骼受损,但兴趣班的舞蹈训练强度远达不到这样程度。她表示,舞蹈是全身性运动,涉及到身体所有关节和肌肉,却又不像体育锻炼那样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减少了运动损伤几率。舞蹈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伸展、跳跃等运动,对孩子的韧带和体能发展以及身体柔韧性、灵活性的提高都有着积极作用,而长期对肢体的控制训练会大大提高身体协调性,能够有效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掌握运动医学知识
抓住治疗舞蹈损伤的黄金时间
不过,每个孩子的肌肉力量、柔韧度都不一样,叶沿红也提醒广大家长,舞蹈训练虽好,但家长也应依据孩子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最好在开始正式学习舞蹈前,带孩子到相关医院进行脊椎等方面的检查,对孩子是否适合运动进行进一步确认,减少产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学舞蹈导致孩子瘫痪,主要是孩子颈椎、腰椎受伤时,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往往以为只是小伤痛,小孩子恢复能力强,休息几天就会好。另外,舞蹈培训班老师可能没有相关的救助知识,所以才会最终导致惨剧。”对此叶沿红表示,家长在选择舞蹈培训机构时,一定要考察机构培训资质是否齐全以及老师对运动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跳舞之前要做好热身和一系列准备活动,活动开了,动作才会灵活,意外发生概率会相应降低。孩子在练习高难度动作时,应有专业老师辅导和保护,要在身体负荷范围内量力而行,特别是要集中精神,不要因为说笑等原因,导致摔倒发生意外。
据了解,“下腰”是舞蹈学习中最常见的动作,需要牵拉到脊髓。而人体脊髓的牵拉超过限度,或“下腰”时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险动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损伤。叶沿红结合临床经验说,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发生扭伤后,还能站起来走路,所以家长并没有在意,以为只要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但殊不知这样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叶沿红介绍,如果发生了跌倒等意外,建议首先要判断损伤部位,脚能否抬起是神经功能是否受到损伤的重要判断指标,及时到医院就诊非常关键,如果判断为脊髓受损,那么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用硬板固定整条脊柱,最好呼叫专业急救人员进行转运,避免悲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