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从2000年至今,福建省已先后选派22批1200余名优秀教师到宁夏支教,宁夏近400名校长赴闽挂职锻炼、跟岗实践,福建通过“国培计划”为宁夏培训中小学教师2万余名,培养培训职业教育专业课和“双师型”教师300余名。闽宁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成员的身影活跃在塞上各个学校,持续增强所在学校的“造血”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广告学专业从无到有,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点得以获批;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近年来宁夏大学的这些变化,与远在2400公里之外的厦门大学倾囊相授、帮扶协作不无关系。两校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还在引进厦大的先进技术开发固沙材料改良土壤、针对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固废堆积及周边场地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固废高效利用、土壤生态功能快速恢复等研究,以及在与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领域都有广泛合作。近年来,厦门大学主动派出多名高层次人才到宁夏大学进行交流,双方还通过开展课题项目等方式联合培养学生。
在闽宁教育部门有力推动下,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银川能源学院4所普通高校与福建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4所高校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签署了50项合作协议,自治区教育厅专门设立闽宁本科高校结对合作专项经费。福州大学与银川能源学院、宁夏大学与厦门大学先后签订了合作协议,定向培养硕(博)士、联合培养法学人才、合作共建“伙伴实验室”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0余年来,闽宁教育携手并肩,协作项目不仅有高等教育,还有力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广泛合作。2015年以来,闽宁双方签署对口协作项目协议实施细则,宁夏每年派40名中小学校长赴福建省优质中小学进行跟岗实践学习,已有多所中小学校长赴福建优质学校学习,双方学校建立了协作关系,交流频繁。
职业教育是宁夏技能人才发展的保障,为此福建省厦门市设立了闽宁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站,宁夏到福建实习和就业的学生万余名;福建省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为宁夏培训300多名专业课和“双师型”教师,两省区10所高职、18所中职院校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采取互派挂职干部、福建派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帮扶等措施加强学习交流。
在固原市西吉职业中学,帮扶团队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创建“1+N”教师帮扶模式,促进西吉职业中学教师队伍“团体”进步,以“双校共建”为抓手,充分利用帮扶资源,搭建两地师生培训交流互通渠道,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固原五中帮扶团队对接福建省教育专家,开展远程精品课拍摄专题讲座和厦大附中省级公开周远程听课活动,还引进连江一中多种数字化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负责人表示,两省区将通过合作强化指导,一校一策指导帮扶县区聚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等“四个明显提升”持续用力,尽全力为受帮扶地区留下一批带不走的优秀教师,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