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婵莉
“我的专业方向是蔬菜,很欣慰组织上安排我到贺兰县农业农村局进行挂职锻炼。”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娟激动地说。
贺兰县是银川市蔬菜主产区,是银川市的菜园子,县里的港菜、设施蔬菜、观光采摘休闲农业等对人才的需求迫切。王娟告诉记者,作为银川市首批“双向挂职”培养人才,在贺兰县挂职锻炼很具有挑战性,这一年她将发挥所长为县里的蔬菜产业做好服务,为贺兰县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022年12月,银川市全面启动青年人才“双向挂职”工作。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批准”等步骤,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选派一批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一线青年人才进行“双向挂职”交流及重点培养。
“我们按照单位用人需求和青年人才成长需要,选派基层从事教育、医疗、科技、农业等工作或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需要重点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7名青年技术骨干,到市级专业对口或相近单位进行‘上研’学习。选派市级国有企事业单位从事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农业技术等重点民生领域和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9名青年专业人才,到乡镇(街道)等基层一线进行‘下挂’历练。”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首批16名优秀青年技术人才已全部到岗开始为期一年的培养锻炼。
青年人才挂职期间,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学校教师减半执行)标准安排培养经费,用于培养人员的食宿补助、导师工作补助和工作经费,确保挂职锻炼人员工作、科研活动等顺利开展。对在培养期间表现突出的人员,将纳入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进行接续培养,并重点推荐参加自治区、银川市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申报。
“青年人才‘双向挂职’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基层一线青年业务骨干‘本领恐慌’和市级国有企事业单位青年专业人才实践历练不足的难题,并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成长机会,助力提升青年人才素质技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