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通过前期调研,张杰认为可以选择成熟区域着力推行低碳社区建设,借鉴广东、浙江等地经验,结合近年来出台的低碳城市发展相关政策,做好低碳社区的规划设计,研究制定低碳社区建设和评价指南,按照绿色低碳、生态环保、节能便捷要求,从社区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应用、公共设施建设、低碳文化传播等方面,明确低碳社区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建设路径、建设领域、建设步骤和评价指标,为新建社区、既有社区的低碳建设及改造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社区建设、改造、运行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还可以建立低碳社区建设激励机制,鼓励物业公司、社会资本及居民在社区建筑物屋顶、空地等闲置空间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积极挖掘社区的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潜力。相关部门为光电风电等新能源入网提供支持,加大新能源在社区的应用,逐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张杰说。
在加大技术应用,提升社区建筑能效水平方面,张杰建议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既有社区实施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提升存量建筑的运行能效。在新建社区推广被动式建筑设计,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加大土建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等在社区建筑中的应用,逐年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提升社区建筑绿色等级。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供热、制冷,特别是采用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回收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地对社区建筑能源系统进行系统更新改造,形成太阳能等新技术和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体系,提高建筑整体能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