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依据该标准,可以对老年人的生活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并划分相应等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照顾服务。
老年人能力评估,是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标准,对老年人个体的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进行的分析评价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介绍,本次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分6个部分,主要包括“评估指标与评分”“组织实施”“评估结果”及《老年人能力评估基本信息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和《老年人能力评估报告》3个规范性附录。标准中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4个方面;二级指标包括进食、穿脱衣物、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记忆、理解能力、视力、听力、社会交往能力等26个方面。
对于老年人和家庭来说,老年人根据需要参与评估,有助于了解自身的能力状况,更加合理地安排晚年生活,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专业服务或者申请相关保障政策。老年人和家庭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能力状况,及时采取一些预防衰老的措施,改善身体机能,给予老年人更有针对性的照顾。
对于养老服务机构来说,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了解每个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在征得老年人同意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的照护服务方案,提高养老服务的适配性和效率,并有效防范服务风险。对于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能够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度。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