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葡萄诗

张 嵩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发源于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在古希腊传说中葡萄是“植物之神”狄奥萨斯赐给人类的珍贵礼品。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沿着这条“丝路”,产于西亚的葡萄和欧洲的酿酒工艺相继传到了中国。《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指张赛)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汉代将葡萄称作蒲桃。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也记载,葡萄由张骞从大宛移植到汉宫。大宛就是今天的伊朗一带,张骞从西域回国是公元前128年,由此可见,我国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实,我国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诗·豳风·七月》有云:“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中的“薁”指的就是一种野生葡萄,从中可以看出,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并认为野葡萄是延年益寿的珍品。而我们今天习惯上所说的葡萄,指的是国外的葡萄,是张骞带入中国的。葡萄进入我国后,很快在各地开花结果,并受到人们的喜爱。曹丕在《魏文帝诏》中盛赞葡萄:“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历代诗人赞颂和描写葡萄的作品更是多不胜数。在《宁夏历代诗词集》中选录有一首元代诗人郝经的《葡萄》诗:

忽忆河陇秋,满地无歇空。

支离半空架,串草十里洞。

拇乳积成岸,澒癑接梁栋。

一派玛瑙浆,倾注百千瓮。

往岁见沙陀,回鹘正来贡。

诏赐琥珀心,雪盛瓶尽冻。

查牙饮流澌,气压黑马湩。

这是一首五言古风体诗作,原题目为《甲子岁后园秋色四首 其三葡萄》,共有四十句,可惜《宁夏历代诗词集》只节选了其中的十四句。郝经写葡萄的这首诗是很有名的,还被清康熙时开始编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一百十三卷葡萄部艺文二(诗词)以《甲子岁后园葡萄》为题收入,影响广泛。现录全诗于后,以窥其全貌,不留缺憾:

深院荒草长,短蔓裂塼缝。

葡萄本西果,南国谁与种?

插芦为扶持,灌溉甚珍重。

瘦骨紫节舒,龙头青线控。

蟠蟠上疏篱,茜茜将远纵。

遭遇虽后时,取实望秋仲。

摘露添俎豆,庶閒馆人供。

谁知六月旱?卉木焦死众。

断秧馀几花,强勉著土拥。

竟作缠结枯,日绕空悼痛。

肺渴口重乾,望梅心欲烘。

忽忆河陇秋,满地无歇空。

支离半空架,串草十里洞。

拇乳积成岸,澒癑接梁栋。

一派玛瑙浆,倾注百千瓮。

往岁见沙陀,回鹘正来贡。

诏赐琥珀心,雪盛瓶尽冻。

查牙饮流澌,气压黑马湩。

一旦离魏阙,五载犹在宋。

见此复何时?鸟道目逆送。

今天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已成为一大产业,有必要了解葡萄历史,尤其是有关葡萄及葡萄酒的诗词文化,这样更有助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壮大。既然十多年前宁夏文史研究馆在编辑《宁夏历代诗词集》时专门选录了郝经的这首诗,其先见性和用意不言自明,值得赞许。因为从诗中并不能直接看出与宁夏有多大关联,只是“忽忆河陇秋”中的“河陇”似乎还沾一点边。河陇,古代指河西与陇右地区。宁夏历史上大部分地方属于甘肃所辖,在黄河以西也有土地,广义上讲“河陇”地区应是包括了宁夏的一部分,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地域划分得并不细致,常有出入和变化。

郝经祖籍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生于河南许州临颍(今河南省临颍县)。生逢金末乱世,后迁居河北,研习程朱之学。元蒙时期,应召言治国安民之道,得到元世祖忽必烈赏识。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奉诏使宋,被南宋权相贾似道拘于真州(今江苏仪征市)达16年。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被释,返回大都(北京),次年去世。郝经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才能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郝经一生著述颇丰,著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周易外传》《原古录》《行人志》《陵川集》等专著数百卷。郝经的《葡萄》诗叙述了在自家后院栽植葡萄、期望秋后结果,却遭逢天旱最终枯死的情形,说明葡萄种植实属不易。由此回忆当时的河西一带拥有一望无际的葡萄园,秋天时酿成的葡萄酒达“百千瓮”,其景象盛极一时。“忽忆河陇秋,满地无歇空。支离半空架,川草十里洞。”“一排玛瑙浆,倾注百千瓮。诏赐琥珀心,雪盛瓶尽冻。”真是葡萄美酒令人陶醉。但是现在滞留在南宋,不知何时再能见到这种情景,唯有望着北飞的鸟儿寄托思情。这是一首通过栽种葡萄,遥思葡萄美酒,寄寓思乡之情的感怀之作。但道出了作为“西果”的葡萄在河西培育、酿酒的盛况,为后人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也是该诗的难能可贵之处。浩瀚如烟的古代诗词中关于葡萄引种和葡萄美酒的作品不仅传递着文化,也勾起了人们对美酒的无限遐想。如唐代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刘禹锡的《葡萄歌》:“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元代郑允端的《葡萄》:“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清代吴伟业的《葡萄》:“晓悬愁欲坠,露摘爱先尝。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等等,都已经作为千古绝唱永久地载入了中华葡萄种植史和葡萄酒文化史。

地处“塞上江南”的宁夏,千里沃野,土地肥美,种植葡萄及酿酒历史自元代就已经开始有所发展。如今随着产业发展的浩荡东风,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更是形成规模,因为贺兰山东麓有着天然的禀赋,其水热系数、温度、湿度、土壤化学背景十分有利于葡萄种植及酿酒。近年来,经过技术改造和产业不断升级,宁夏的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优势明显。秋日,当你走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遍野、酒庄林立,生机勃然。左看“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唐五代·捧剑仆)。右见“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北宋·苏轼)。呈现出来的完全是一派“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隋唐·乔知之)的画中美景。

--> 2023-02-01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5331.html 1 葡萄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