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束 蓉) 日前,记者获悉,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及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的要求,我区组织开展了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一期)工作。
经多轮专家评审、各市县(区)征求意见后,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形成“8+1”成果体系,包括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报告、普查技术规程、普查支撑系统及相关培训材料、普查质量控制报告、文旅资源及相关数据库、资源分析与评价报告、地图集、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指南和普查成果平台等成果。
这一普查成果为宁夏重点打造贺兰公园、大漠星空、科创宁东、闽宁新貌等升级版的“宁夏二十一景”提供资源单体到创新升级的有效转换,助推2023年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以上。
据悉,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精细化文旅数据支持,为市县和文旅相关产业规划提供基础支撑,实现宁夏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新时期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自治区文旅厅将尽快启动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一期”成果进行集成、管理和应用。宁夏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着力将美景如珍珠项链一样串联起来,推动“提点连线结网”,助力全域旅游创建,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让宁夏的美食美酒美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