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电视剧《灵与肉》的原型来源于宁夏农垦(四)

1978年王柏玲、严纪彤参加自治区科学大会。

一天,一位好心的工人偷偷告诉严纪彤,第三批抓捕坏人的名单中有他的名字,让他快点逃跑避避风头。王柏玲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恐万状,不知如何是好,她想,万一丈夫被逮捕,我该怎么办?一家老小又该怎么办?经过他俩再三考虑决定不能逃跑,否则就是畏罪潜逃。于是,他俩壮着胆子,找到农场主要领导的家里。开始这位领导以为他俩要投案自首,就对他们大讲党的政策,他俩委婉打断这位领导的讲话,毫不犹豫地提出疑问,是否农场领导决定要逮捕严纪彤,有什么证据证实是严纪彤投毒杀猪?这时,这位领导矢口否认要对他实施抓捕。

1962年,中央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农场党委也开始重视他们正在进行的新猪种培育,拨出专款,恢复种猪场,引进良种猪,进一步有计划、按步骤培育“灵农型”新猪种。严纪彤和王柏玲的工作情绪高涨,起早贪黑,整天蹲守在猪场,期盼早出成果。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他们的小儿子出生了,由于有公婆的帮助和照料,他俩也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己的专业,内心无比充实,决心尽快完成这项研究。很可惜的是,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

1964年,全国又开展了“四清运动”,紧接着十年动乱接踵而来,他俩虽未被划为“黑五类”,但也列入“运动”的对象,是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的对立面。运动在不断深入,但作为农场,田地仍要耕种,猪还要喂养。这时,王柏玲被下放到猪场,不能搞技术,只能每天担着几十公斤重的猪食去喂猪,成了一名饲养员。

1967年,严纪彤和王柏玲家的周围被人日夜监控,扬言要揪斗他俩,眼看形势混乱,农场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们向朋友借了200元,带着孩子们如同“逃难”的难民一样乘火车南下,回到南京,与3个弟妹相聚。4家十几口人在一起度过了1个多月。国外的父母得知严纪彤和王柏玲的情况,非常担忧和着急,只能寄点钱给他们,以维持这么多人的日常生活。在南京滞留了40多天后,接到农场同事电报,解放军进驻农场,革委会宣告成立,要求他俩急速回场参加抓革命,促生产。他们一家才依依不舍离开了亲人,回到了农场。

1970年,清理阶级队伍在农场干部中展开,严纪彤和王柏玲又被列入“重点对象”。批判他俩不重视政治,只埋头搞业务抓技术,是“唯生产论”的典型。在莫须有的罪名下,严纪彤和王柏玲只能在压抑的政治环境下生存,他们研究的“灵农型”新猪种工作被搁浅。

1976年,国内政治形势风起云涌,国外的父母也催促他们全家移居巴西,积极为他们一家办理出国移民手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严纪彤和王柏玲夫妇双双出席了自治区科学大会,知识分子的春天来了。紧接着王柏玲又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被评选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受到中央及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崔殿龙 祖宁平 撰稿)

--> 2023-01-3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5246.html 1 电视剧《灵与肉》的原型来源于宁夏农垦(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