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强特色扬优势 促研发树品牌

——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言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孙振星

枸杞在中国有4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2000多年的入药史,而“中宁枸杞”在国内各大枸杞产区中,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优良的品质成为宁夏的“红色名片”。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和自治区政协委员朱彦华、李艳丽等围绕促进枸杞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枸杞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谋良策出实招。

多渠道建设品牌 赋能宁夏枸杞品牌价值

“经过多年发展,宁夏枸杞产业已经具备了良种繁育领先全国、科研实力相对雄厚、精深加工走在前列、品牌影响享誉全国、标准体系引领行业、拥有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交易市场‘六大优势’,截至2021年底,全区枸杞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到2025年,综合产值目标将力争突破500亿元。”自治区政协委员李艳丽说。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李艳丽委员带来“关于进一步提高枸杞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案”。在李艳丽委员看来,近年来青海、甘肃、新疆等周边产区枸杞产业迅猛发展,给宁夏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枸杞市场一度陷入低价“内卷”局面。

为推进枸杞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抓手、实施乡村振兴的先手、统筹城乡发展的把手。李艳丽委员建议,要培育市场引导消费,打造“宁夏枸杞,免疫新标配”的概念,发展体验式营销,组织游客参观种植基地、加工车间等。要加强东西部合作,借助其成熟的渠道资源“搭船出海”拓展销路。要大力引进一批药企、养生保健品、饮品以及食品等生产加工企业来宁合作。要加快实施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继续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知名品牌驰名商标。

“利用枸杞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优势,多渠道加快品牌打造速度,继续加大‘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力度。”潘嘉钰委员在“关于加强枸杞产业体系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议”中提出,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品鉴会,激励企业通过主流媒体提升品牌知名度,政府利用宁夏公共频道、宁夏卫视和央视2套、7套等频道的助农优惠政策,有计划投入资金宣传,提升“宁夏枸杞”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由“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开设各新媒体账号,如抖音、头条、小红书等平台,利用优质短视频进行品宣内容种草,实现品牌多渠道传播吸粉效果,提升消费者对“宁夏枸杞”品牌的认知,同时和第三方直播运营机构合作,承接各个新媒体平台的流量转化,实现对各企业品牌产品销量的代动和提升,进而产生产品黏性和复购。

搭建人才支撑模式 激发枸杞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在中宁县宽口井生态移民标准化枸杞示范基地里,今年74岁的移民杨万智高兴地告诉记者,从采摘季开始,摘枸杞让他每天都有近百元的收入。移民李百俊说,过去在老家,道路不通,水电不通,娃娃上学难,老人生活无着落。自从移民到宽口井,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李百俊说:“党和政府为了增加移民收入,专门建立这个基地,教我们种植采摘技术。采摘的活儿,老人、妇女都能干,都有收入。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自治区政协委员闫亚美说:“枸杞是宁夏的地域符号、红色名片和‘金字招牌’,枸杞产业历来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急需加强。”为此,她在“加强枸杞基础研究助推产业发展建议及对策”中建议,加快本土人才提升工程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提升枸杞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创建“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高地,建成“枸杞功效物质基础研究与应用”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设立科技孵育专项,整合区内外力量,搭建多类型的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互动的合作平台,打造一支专业从事枸杞种质创新与深加工研发的科技队伍。

在“关于支持加快建设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的建议案”中,冯丽静委员建议,协调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相关厅局加快宁夏枸杞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审批,并加强项目建设和专业监管能力技术支撑和指导。

精深加工转化利用率 助力枸杞产业转型升级

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宁县枸杞企业改革转型的佼佼者。几年前还是一家枸杞“粗加工+外贸”型的企业,2015年,全通枸杞作出重大战略调整,从简单的干果枸杞销售转为枸杞深加工萃取物的研发和销售,由原来的贸易公司向高科技、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货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枸杞产品,有枸杞干果、枸杞酒、枸杞原汁、枸杞籽油、冻干枸杞全粉、“酒任爽”护肝片、纤能量枸杞压片糖果、枸杞花蜜等。公司副总经理赵逢春介绍,目前公司已同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枸杞工程中心合作,共同研发了原果系列、粉剂系列、保健系列、饮品系列等6大系列30多种枸杞产品。赵逢春说:“通过深加工把枸杞蛋白质、枸杞多糖、玉米黄质、枸杞黄酮等要素提取出来,以枸杞原料再延伸出新的终端产品,将枸杞‘吃干榨尽’,不仅不产生废料,实现了枸杞资源全要素综合利用,还通过分离可实现枸杞50倍至100倍的增值。”

枸杞干果产业“独打天下”局面仍然存在,深加工转化率仅为25%,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主导产品较少。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在“关于做好科技文章激发枸杞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建议”中建议,加强枸杞采后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物性学及化学变化规律研究,明确枸杞功效组分、风味与种质、培育、贮运加工关系。开展枸杞深层次机制创新性研究和活性成分挖掘,加大枸杞活性成分健康功效研究、稳态化技术和免疫力改善、视力保护、血糖调节、肠胃调节等功能性产品研发。开展枸杞综合利用研发,建立“吃干榨尽”枸杞综合加工利用新格局。挖掘新型潜在消费群体,升级拓展宁夏枸杞精深加工与健康产业大市场。

朱彦华委员在“关于推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建议鼓励企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接合作模式,发挥企业的市场销售能力,发挥合作社的种植生产能力,发挥和培养农户的技术种植和劳务能力,确保产的出、卖的动、价格优,产业链上都有利可图。用市场的销量来带动产业种植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政府主管部门利用政策优势在种植端的薄弱环节进行配套补贴,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支持。在烘干、制干环节扶持,要让产出的枸杞在制干环节确保成品率,确保不二次污染,做到质量可控。

--> 2023-01-14 ——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言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4946.html 1 强特色扬优势 促研发树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