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振星) 1月12日,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庄宁委员围绕宁夏数字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庄宁委员说,当前宁夏大数据产业仍以数据中心为主,而数据中心仍以机柜租赁为主要业务模式,目前一个机柜每年收入约3万元。随着科学研究进入第三、第四范式,对于算力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从机柜租赁向算力转型,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庄宁委员表示,数字经济时代,尤其重视产业生态的培育。2022年在自治区工信厅、中卫市支持下,西部云基地数字生态示范园以“政府+企业”、以“基金+基地”的模式,推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全国各地各级政府认定的数字产业园大大小小超过1000个,大部分都缺乏特色和主导产业,造成特色不明显、产业不聚焦、生态不协同、发展不持续现象。为此,产业园提出了“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国家建筑大数据基地”和“跨境数据流动试点”3个特色目标,希望通过“一园”带动“三业”,形成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成为在这三个细分赛道上全国性的产业高地和集聚区。
针对宁夏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要经过“存”“算”“转”3个阶段,即数据存储加工、数据计算和数据交易流转。庄宁委员建议,明确主导产业,加强产业生态培育。加强数据要素开发,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在西部云基地数字生态示范园里,重点规划建筑大数据基地,能够在建筑大数据行业做成全国领先,让宁夏成为建筑大数据要素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