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起跑点,亦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是实现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美好期盼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在多部门不断努力下,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7.35%。2022年我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宁夏全面完成学前教育“5080”任务,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部分委员为推进我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献良策。
优化教育资源
为百姓谋福祉
银川市金凤区第十二幼儿园为原枕水幼儿园,从民办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后被纳入银川一幼教育集团管理,课程变得更加多元,硬件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崭新的墙裙,明亮的灯饰,让幼儿园焕然一新。
“送孩子上普惠性幼儿园,离家近,条件好,花的钱还少。”家长们纷纷感慨这是“咫尺幸福”。
为增加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供给,近年来,金凤区精准施策,对辖区的71个民办园进行民转普,全力实现辖区群众“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美好期盼。经各部门通力合作,金凤区普惠园数由治理前的35所增至104所,在园幼儿数由12410人增至27309人,彻底扭转了过去以民办园、高收费园为主,群众负担重的被动局面。金凤区成为宁夏首批接受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达标创建验收的县区之一。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固原市泾源县、彭阳县……一座座普惠园给予更多孩子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优化发展托起了更多家庭的希望。
持续强化保障 提升普惠水平
宁夏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同样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普惠幼儿园的普及普惠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中,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涉及的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社会认可度情况还有短板。”自治区政协委员吴斌辛说,红寺堡区、利通区等部分幼儿园存在“城镇挤”“农村少”或“农村无”等现象。一些乡村幼儿园为降低成本,园所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达不到规定要求。此外,部分园所的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培训组织较少,部分教职工长期未参加过专业培训,难以保证学前教育质量。
对此,吴斌辛委员建议,加大幼儿园建设用地、缺口资金配套、设备优化配置、师资力量配备等保障力度,进一步解决县市区学前教育经费短缺困难。引导民办幼儿园依法配齐保教人员,将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
近年来,我区各县区出现返乡潮。以盐池县惠安堡镇为例,随着返乡人数不断增加,群众对孩子就近入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对此,吴斌辛委员建议,结合人口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制定好学前教育机构中长期布局规划,加大对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均衡发展。根据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保教质量、收费等相关情况,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推进托育服务建设 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
自治区政协委员马晓宏在调研中发现,有60.7%受访的一孩母亲称“附近没有接收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机构”“托育费用太高”,因为“没有人看孩子”而不愿或不敢生育二孩。今年自治区两会,他针对这一民生诉求提出,通过公办民营方式、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在就业人群密集的产业聚集区域,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推动托育机构普惠性优质发展。此外,他还建议,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幼班,招收2至3岁年龄段的幼儿。积极创造条件对现有的公办幼儿园进行扩建改造,对开设托幼班的有资质的民办幼儿园给予鼓励支持和一定的政策扶持。
在人才保障方面,马晓宏委员建议各职业技术学院等可根据需求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安全照护等知识和能力纳入教学内容,加快培养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