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莹) 1月9日,记者获悉,银川市3.7万名残疾人五年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2.35亿元,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相关特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五年来,银川市2852名建档立卡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投入190万元实施的“阳光助残小康计划”,帮助477户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持续增收致富。创新设立农村深度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专项救助基金,为5508名残疾人发放救助金3364万元。每年2000余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享受居家、日间照料和寄宿制托养服务,1082名个体工商户和盲人按摩从业人员获得养老保险资金补贴420万元。
银川市还积极实施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面取消户籍地限制,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到2万元,培育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14家。举办线上线下残疾人就业援助大型专场招聘会7场、小型就业洽谈会百余场,为高校毕业残疾大学生提供“一人一案”跟踪式就业服务。落实扶残助学政策,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和住宿费300余万元,发放助学金150余万元,1000余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受益。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开展助残日、文化周等多项文化体育活动160余场次,15000余人次参加。2439户困难残疾人家庭通过无障碍改造提升了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