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支宁教师 西行铺路

——记宁夏大学原校长张奎(一)

上世纪80年代张奎讲物理课留影。

张奎,原籍北京,1937年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志愿支宁,分配到宁夏大学,成为宁夏大学第一批奠基人。个人喜爱数学却教起了物理,从讲师起步到了教授,并担任过宁夏大学物理系主任、副校长、校长,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最大的喜好是当个好老师,当校长时稳步推进改革硕果累累,在教师岗位上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结识宁夏大学原校长张奎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交流多的是在1993年到1997年,因他是全国人大代表,我作为随团记者,每年3月初到3月中旬,十六七天时间都与十多位宁夏代表在一起,采访拍摄他们开会议政、共商国是,听代表们怎么说、看代表们怎么做,白天工作后有较多的时间与他们私下交流,无拘无束,聊到深处时会持续到深夜,掏心掏肺、无所不及。

张奎属于学者型干部,身体微胖、平时戴有深度眼镜,一口纯正稍慢的京腔总会给人亲切感。会议分组讨论时发言不十分踊跃,别的代表发言时他总会认真的记录,一旦发言又往往语出惊人,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给人特立独行之感、观点鲜明、不随波逐流的发言多是独立思考后的总结和提升,这与全国人大代表讨论时抢着发言很是不同。

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发言少有条条框框、观点鲜明的独立表达更多体现了自由与民主。这里举两个印象深刻的例子。1996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参加宁夏代表团的审议,宁夏代表团提前一天接到通知,发言主题也做出了基本划定,指定的几位发言人中有张奎,因他是宁夏大学校长,所以想请他谈教育问题,也有为宁夏教育争取资金支持的味道。当时宁夏正在推进“231工程”,即提升农村农民素质教育、推动农民增收的一项自治区工程,最先提出实施这项工程的是自治区主席白立忱。

张奎在发言中也提及到宁夏的高等教育现状及希望国家帮助解决的问题,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姜春云在听取他的发言后说:国民教育还是要从培养高素质人才入手,也可看出副总理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更是情有独钟。对此张奎提出不同意见,他说:“从国家层面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在贫困落后、教育水平整体偏低的宁夏,提升农民科学和文化素质可能更为紧迫。”在讨论中,领导引用了教育要为生产建设服务、要为工农兵服务的理论,张奎代表再次表达出不同意见,并很幽默地表示,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不能一会为这个服务,一会又为那个服务,只应该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服务,而这种服务要“从一而终”。他的发言引发了笑声。我把这段发言写入稿件中,但最后审稿时没有通过,成为少数几个人知道的历史。 (蔺银生 撰稿)

--> 2023-01-09 ——记宁夏大学原校长张奎(一)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4627.html 1 支宁教师 西行铺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