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让青春的能量在乡村振兴中闪光

本报记者 赵婵莉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而青年力量更是关键所在。

近年来,永宁县闽宁镇团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服务青年群体,开展乡村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出“西部计划志愿者”返乡创业——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创造了农村电商经济增长点,走出了电商富民的“原隆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澎湃力量。

位于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就业服务、电商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电商扶贫示范基地。在这里,闽宁镇的蜂蜜、西红柿、葡萄酒、山羊奶、羊肚菌等农特产品通过直播带货发往全国各地,福建的银耳、菌菇、永定菜干、海产品、热带水果等土特产则打开了西北销路。

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向记者介绍,“闽宁禾美”是他们精心打造的一个消费扶贫品牌,旨在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使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使贫困家庭稳定增收,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

2019年,徐美佳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返乡创业,在闽宁镇团委和各级各部门政策的支持和帮扶下,充分发挥企业渠道资源、运营技术等优势,创办了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在闽宁镇团委的指导和车间的共同努力下,直接带动近9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间接带动300人就业,同时免费为闽宁镇青年提供电商创业培训、电商技能培训12场次,培训人数超400人。

“刚来扶贫车间时,很多人连电脑开关机都不会。大家从最基础的电脑操作学起,现在接单、备货、打包、贴单、直播带货都不成问题,为了方便工作,车间还给‘巧媳妇’团队每个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2020年初,在闽宁镇团委的帮助指导下,电商扶贫车间选拔6名女工作为首批直播团成员,在电商平台开通了“闽宁巧媳妇直播间”,从开关电脑开始学、鼠标从左右键开始认、直播带货从普通话开始教……培育出了“闽宁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

大家从车间的分拣工、打包工、库管,慢慢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电商达人。通过不断学习和个人能力提升,她们从一群害羞的农村妇女变成侃侃而谈的产品推销员、村情讲解员、民风宣传员、乡游代言员。直播中,她们不仅销售枸杞、蜂蜜、中药材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还与天南海北的网友分享自己与身边人的成长故事。

闽宁镇团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车间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移民”能够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现有本村的近百名“移民”在车间稳定就业,90%是留守妇女、90%是小学文化、90%是低收入家庭,每月收入可达2400元至3500元不等,车间每年发放工资200余万元。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依托“线上线下”循环推进,全年销售农产品近1000万元,创造了后疫情时代农村电商经济增长点,走出了电商富民的“原隆模式”。

闽宁禾美带给村民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技能、一份自信、一份尊严。如今闽宁村民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生活质量提升了,观念也转变了。在闽宁镇团委指导和培育下,闽宁禾美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有电商扶贫、物流扶贫的车间,还开办了“闽宁巧媳妇脱贫创业超市”、组建了“水花姐”巾帼讲解团,为天南地北的游客讲述“山海情”,把好日子分享给所有人。

--> 2023-01-0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4580.html 1 让青春的能量在乡村振兴中闪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