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 瑞 文/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2022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周涛提交《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提案》从多角度、多层面建言,近日,该提案得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理答复。
答复介绍,近年来,我区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脏乱差问题,突出抓好全民治脏、彻底治乱、全面治差,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立足“五清一绿一改”,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3年来,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参与群众达398.6万人次,累计清理生活垃圾220万吨以上、农业生产废弃物180万吨以上、乱堆乱建30万余座、残垣断壁35万余处,绿化美化村庄400个。
在坚持建管并重,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方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管护稳定投入增长机制,各市、县(区)将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管护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拓展资金筹措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积极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管护。建立专业化长效化运行维护管理机制,推广农村厕所革命项目第三方“建管运”一体化模式、政府和专业公司合作运维模式以及村级管护队伍进行运维服务。健全完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落实设施运维经费、产权归属和人员保障,建立设施管护制度和运行台账。截至目前,全区22个县(区)中有18个县(区)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运营,与62家企业合作开展可再生资源垃圾回收,保洁员实行培训上岗,垃圾专业化治理、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