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把红色资源“串珠成链” 回应时代命题讲好红色故事

本报记者 赵婵莉

红色文物、红色景区都是重要的红色资源,承载着一个个闪光的历史记忆,是重温党的辉煌历程、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如何保护好红色资源,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讲述更具感召力的主旋律故事?

自治区两会召开在即,我区党史、文艺方面的工作者讲出了他们的期盼:希望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能多从加大保护开发力度、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和研学品牌、为红色旅游注入丰富元素等不同视角,关注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这一时代命题。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后,位于永宁县望洪镇宋澄村的宁夏工委纪念馆红色教学基地、闽宁镇东西协作扶贫模式教学基地,总是人头攒动“火爆”非常。人们通过遗址遗存,纪念设施,触摸历史,展望未来,也将红色精神植入心灵深处。这些无不给从事党史研究工作的永宁县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付燕荣很大触动。

“永宁县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无论在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抑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宁夏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宁人,付燕荣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感情,也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深深地思考。她认为,永宁县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还亟须改进、整合、提升。比如对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新时代价值挖掘远远不够,同时与全区红色资源整合串联、协同联动较少,综合效应未充分发挥等。

“单个红色资源体量有限,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扩大影响。”付燕荣希望,能将宁夏工委纪念馆打造为党史学习教育(下转02版)

--> 2023-01-0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4563.html 1 把红色资源“串珠成链” 回应时代命题讲好红色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