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 竞 文/图
好书飘书香,就是要倡导研究经典、出版经典、推广经典、阅读经典,让更多优质图书尽快送达读者手中;处处有书香,就是要加强公共图书室以及阅读场所建设,让人们快捷便利地利用优秀图书资源;时时闻书香,就是让全民养成阅读习惯,在时间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能够争分夺秒地阅读;人人溢书香,就是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以文化人,树立文化自信。
今年以来,灵武市政协把“书香政协”建设作为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有力抓手,把读书活动同工作实际相结合、向履职实践聚焦,采取“线上+线下”“读书+履职”等形式,走出了一条读书履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书香之路”。
优化读书平台 增强履职底气
“书香政协”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需要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提出意见建议,这对委员的视野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读书能开阔视野,促进思考,助力委员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参政议政的领域不断拓展,政协委员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通过读书学习来提高能力、凝聚共识,是做好新时代履职工作的迫切需要。
今年,灵武市政协依托“党员活动室”建设“政协书屋”,添置图书架,陈列政治理论、文学文史、社会科学、军事、法律、报纸杂志以及各级政协出版刊物等书籍,开阔视野,把讲政治贯穿读书活动全过程,突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广泛阅读“思想之书”“历史之书”“政协之书”“专业之书”“人民之书”等各方面书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比较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正气。理想的书香社会,应该是覆盖全时空的阅读场所,让好书飘书香、处处有书香、时时闻书香、人人溢书香的精神生活。今年,灵武市政协创新多元读书格局,组织面对面好书阅读分享会,结合履职实际谈经验,把委员读书活动与协商议政紧密结合,与大会发言、撰写提案、社情民意相结合,与界别委员工作室和委员会客室等履职工作、履职方式、履职平台有机结合,推动政协委员读书从“书本上”走向“群众间”,不断拓展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履职建言的底气和信心,推动学习所得转化为建言资政成果。
灵武政协还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在“灵武市政协十三届委员读书群”,“定期+不定期”开展理论文章推送、好书分享等活动,推荐好书12本,并引导委员积极主动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以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载体,举办“经典诵读 同心筑梦”诗歌朗诵会喜迎党的二十大,委员们以经典诵读的形式,通过“红色记忆”“红心向党”“礼赞祖国”“时代颂歌”四个篇章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之伟力,汲取奋进力量,促进了委员与政协间的联系、委员与委员间的联系,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注重探索总结 发挥“书香”效应
借书院以增芬芳,修人文以润繁华,厚实“文化润灵”氛围。
今年灵武市政协书画院集创作、研究、服务为一体,组织本土书画界人士开展创作、书画展览、培训服务、下乡宣传,有院聘书画家35人,其中政协委员4人,为委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展示平台,通过强化“读”“写”阵地平台,让委员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履职效能,进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的“源动力”。
灵武市政协始终重视文史编撰工作,坚持每年出版一辑,突出“三亲”原则,进一步拓宽征集渠道、提升征集质量,向全市各部门印发通知公开征集稿件,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文史界别人士的意见建议,编辑出版《灵武文史》第十七辑,收录稿件44篇19万字,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进一步加强文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委员界别优势、深入挖掘文史编撰人才,不断促进文史资料工作推陈出新。为进一步拓宽视野、启发思路,坚持每年至少组织文史、书画、围棋会员开展一到两次集体活动,如开展不同类别的培训班,联合灵武市文联组织外出学习交流,开展围棋比赛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协文史所搭建平台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活力。
灵武市政协倡导以书画会友,积极团结政协内外书画艺术界人士,主动加强与有关方面和部门的团结合作,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推动文化艺术活动交流。联合银川市文联举办家风家训廉洁文化书法作品(巡回展),组织书画家为城乡群众送春联1000余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举办“翰墨书丹心·共铸新辉煌”书画展,展播书画作品200余件,印制作品集1000册,同时灵活运用网络直播、线上VR展厅等形式办展,收获点赞量5万多条,在线围观5000余人次,受到广大委员和各界群众好评。
书香氤氲协商事 读书履职相促进
以读书促资政,蕴资政于读书。
政协委员是界别群众的代表,会读书、善学习也应当是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基本功。委员读书能够促进政协队伍建设,提高政协整体能力,能够促进不同行业、不同界别的委员达成共识,提高政协的凝聚力。
检验读书学习的成效,无疑还得落到履职上来。注重读书与履职的联动,融通党委和政府、贯通政协系统、联通社会各界,推动政协工作走深走实,是书香政协的宗旨所在。灵武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围绕文化建设工作提出提案10条,例如:委员提出《推进基层协商是做好乡村振兴的关键》《打造谢家井社区文化大院》等提案,灵武市民政局、城区街道均以党建品牌为抓手,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畅通议事渠道,搭建文化平台,密切党群关系,解决了一大批居民关心关切的闹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灵武市政协以“委员大讲堂”为载体推动学习成果性转化,支持鼓励各位委员发挥自身专长优势,以委员身份自发开展相关宣讲活动,为了让宣讲活动形式更丰富、内容更生动、更贴近群众喜好,更具吸引力,采取专题讲座、辅导报告、法规解读等多种方式,不拘泥于报告厅,走上田间地头,深入基层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答疑解惑、启迪思想、传播共识、凝聚力量,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政协委员杨斌结合自身长枣种植经验深入到狼皮子梁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了一期委员大讲堂活动,向广大农户宣讲种植知识、分享电商销售经验,帮助农户提高长枣种植技术,进一步凝聚了界别群众的共识。
结 尾:
政协委员读书具有示范效应,委员的一言一行广受关注。一年来,灵武市政协围绕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地发展,参与面不断扩大,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取得了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的效果,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书香政协”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外溢效应,对促进“书香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