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军
凝心聚力新时代,砥砺奋进又一年。回望过去一年,扎实、厚重成为固原市原州区政协履职工作的最美底色。
2022年,原州区政协在自治区政协、固原市政协的有力指导和原州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自治区党委、固原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为奋力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原州贡献政协力量。
锚准“定盘针” 党建引领铸魂赋能
政治组织的属性进一步凸显
一年来,原州区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属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拓展“党建+协商”模式,打造“党建+聚识”平台,促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提升,以党建“一条线”织起履职“一张网”。
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年度协商计划、常委会工作报告、全体会议和党组重大事项,坚持提请原州区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后实施,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自治区党委、固原市委及原州区委工作要求在政协系统得到不折不扣落实。原州区委常委会4次研究政协工作,制定出台了《原州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工作清单》《原州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实现了各级党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原州区落地生根。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主席会议集体学、常委会议专题学、委员培训系统学、机关干部“二五”经常学的学习机制。全年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常委会专题学习4次、干部理论学习48次。组织政协班子成员分期参加了自治区政协举办的新任主席(副主席)、委室主任培训班;组织委员与固原市政协同频共振举办为期3天的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百名政协委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走过的足迹,在姚磨冷凉蔬菜基地集中举行了原州区“书香政协”建设暨委员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向委员发放图书1000多册;集中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3期,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全年开展委员读书活动4期、委员大讲堂8期,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发挥“智囊库” 聚焦中心建言资政
协商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年来,原州区政协把围绕原州区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作为重要原则,把调查研究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紧扣党政重视、社会关心、政协能做的课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形成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成果。通过有力有效的履职活动,在助推原州区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政协作为、体现政协担当。
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发展优质现代服务业、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优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城乡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等8个原州区委和政府确定的2022年协商议题,坚持“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规则,一方面由专委会组织委员集中学习,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由分管副主席带队组织委员外出考察,深入调研,座谈分析研究,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8篇,向原州区委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40条,为原州区委和政府高质量推动工作提供了参考。
广大政协委员在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积极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驻村蹲点、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多层次开展调查研究、多形式组织协商议政、多渠道反映意见建议,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原州提供智力支持。原州区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共立案43件提案,分别交由16个承办单位办理。通过开展2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2次集中督办、1次提案工作“双向评议”等有效形式,实现办结率93%,委员满意率83.7%。以提升提案工作质量为目标,不断创新深化我区“3322”提案工作法,实现了原州区政协提案内容由随意向规范、来源由个人向集体、立案由数量向质量、办理由答复向办结的突破性转变。
原州区政协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履职着力点和落脚点,搭建政协履职平台,延伸政协履职触角,畅通信息反映渠道。截至目前,新建政协委员会客室8个,基层政协委员联系点14个,各会客室和联系点结合自身优势及行业领域,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联系界别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60余条,编发《社情民意》38期。
锤炼“金刚钻” 提高民主监督质效
政协监督的优势进一步强化
一年来,原州区政协设置议题,组织相关委员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问题进行视察,推动问题解决。
组织百名政协委员开展“看原州知原州爱原州”主题观摩活动,通过对辖区生态建设、基础教育提升、产业发展、移民致富等重大项目观摩,让委员实地感受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增强委员主人翁意识,激发委员爱原州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此项活动被区内外新闻媒体转发报道,点击阅读量超过320万人次。
围绕政协民主监督员“愿监督、能监督、敢监督”的三条选拔原则,结合委员的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等向原州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27个重点部门(单位)派驻民主监督小组27个、民主监督员100名。各派驻监督小组严格按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有序开展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内容和环节,把协商民主贯穿于监督全过程,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先后参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面试、法检两院案件审理等重点事项监督活动30余场次,使部门(单位)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用好“磁场力” 着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凝聚共识的实效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原州区政协不断健全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专委会对口联系原州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制度,做到重要议题共同协商、重大活动共同组织、重点调研共同开展,党派团体在政协履行职责的渠道更加畅通、作用更加显著。截至目前,原州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平台上聚焦发展重点、改革难点、民生热点积极议政建言,共提交大会发言5篇、提案9件,8位委员在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及委员读书活动上作口头发言。特别是抗击疫情的非常时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定不移同原州区委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多渠道、全方位投身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出了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勃勃生机。
健全委员联络制度,定期走访委员所在单位、企业。各界别委员依托界别工作室和委员会客室,借助“双月”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单月”开展委员大讲堂活动,共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提高了学习成效,加强了界别委员间互动联系交流。先后接待全国政协、湖北省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河南省政协、福建马尾区政协和自治区及其他各市县(区)政协来原州区调研视察、学习考察20批次、266人(次)。
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固原市委及原州区委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机关干部尽锐出战,值班下沉,包乡包村包宾馆。委员们主动担当作为,或是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或是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疫,或是用镜头和画笔宣传抗疫感人场景,或是围绕疫情防控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发挥作用,汇聚起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协力量和广泛社会共识。
当好“晴雨表” 强化责任主动担当
履职尽责的活力进一步激发
一年来,原州区政协不断加强委员学习教育,提升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自设专题,邀请专家教授集中举办委员履职能力培训班3期,坚持推进“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规则,为委员增强“四种能力”,为精准建言资政提供有力支撑。完善委员履职考核机制,健全委员履职档案,优化设置委员履职考核量化指标,增强委员“我要履职”的主动性、积极性。
落实专委会对应联系委员制度,将215名委员按界别安排到对应4个专委会,提升政协委员归属感和凝聚力,探索委员自愿报名参与协商计划调研机制,由“要我调研”变为“我要调研”,提升了委员参与调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调研针对性、实效性。修订完善《政协固原市原州区委员会专题协商会议规则》《原州区政协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办法》《政协固原市原州区委员会界别委员工作室工作办法》等20项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整治“四风”,加强正向激励,提升效率效能,进一步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使命因担当而光荣,履职因作为而精彩。2023年,原州区政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和固原市委五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及原州区委四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更好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自觉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原州贡献政协方案、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
(本版图片由原州区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