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婵莉
2021年以来,为加快健康宁夏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宁夏全面实施健康水平提升行动。2022年6月,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打造人民生活福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质量、健康水平、文明素养、城乡面貌“六大提升行动”,并提出通过提供更加完善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面推进健康宁夏建设,加快构建平急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全民全程的健康保障体系等等,深入推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和健康宁夏建设。
如何把对“六大提升行动”的安排部署要求变成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具体措施?自治区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把一项项发展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贡献力量。
打通农村急救体系“最后一公里”
“我区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以来,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突出重大疾病防控、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和保障能力建设。”自治区政协委员李珺说,但在防控重大疾病,努力提高我区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全区人民健康素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优势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市区,乡镇医疗资源薄弱,农村120急救体系建设薄弱,重大疾病筛查救治能力与预防能力不足,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健康教育也亟待大力开发。
李珺告诉记者,不断完善我区120急救网络是提高急诊急救能力的重要举措,农村急救能力薄弱,急救站点、急救车辆及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多数地方仍然依靠市县120急救中心承担急救任务,无法满足农村急救需求。建议应以农村乡镇卫生院为片区建立急救站,形成农村120急救网络,农村120急救医务人员给予定岗定编和运行经费保障,打通农村急救体系“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急危重症死亡率。医院要将健康教育落实到病人住院全过程,开展预防、保健调理服务和健康管理,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推进健康理念入脑入心,提高全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普及率,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与李珺沟通,并及时进行回复。“近年来,我区以银川120为平台基础,立项建设完成‘宁夏120网络一体化项目’,实现了1个云中心、5个地市120中心、36个急救分站和所属医院的178辆救护车终端通过云中心互联互通。”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回复中表示,我区着力加强120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均设立规范的健康教育示范点和咨询点,开展健康咨询和应急救护服务。
回复中还提到,将分批次建设红十字救护站,在我区入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10个重点旅游乡村,先行建设10个“博爱·未来”红十字救护站。计划2023年底前完成第二批次村红十字救护站建设,202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村全覆盖。
在人员培训方面,计划安排自治区专项经费450万余元,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能力提升、基层卫生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班,将急救能力提升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专题学习,确保每个旅游村都有1名应急救护师资,可长期为村民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
“我对卫健部门的回复比较满意,急救网络普及到乡镇需要解决硬件建设、医务人员培训、百姓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工程,关键是先完成从‘无’到‘有’,之后再按照计划一步步推进。”李珺说。
将企业体育建设器材配备
纳入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内容
“从2020年全区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运动健身已排在业余生活中的第二位,‘身体健康’已成为职工最为迫切的第二大愿望……”自治区政协委员毛洪峰、王娟、哈莹、刘小红在联名提交的《关于对进一步推进实施全面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提案》中提出,近年来,我区先后制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健康宁夏行动的实施意见》《健康宁夏行动(2019-2030年)》《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实施方案》等,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但还存在一些单位重视不够、公园运动场地少,运动设施不充分、企业体育健身器材没有纳入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等问题。”毛洪峰告诉记者。企业、机关文化阵地设施与职工参与情况不相适应,职工经常去单位活动阵地活动的比例较低。特别是大型企业离市区较远,厂区内活动健身器材没有纳入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范围,只能由企业自己解决。
今年8月18日至29日,自治区体育局积极配合自治区健康水平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等部门分三个督查组对各市、县(区)落实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任务、措施开展了调研督查工作。(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