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12月14日,记者获悉,通过自治区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项目实施,我区企业引进转化6个粮食作物新品种和12项高效种植技术,示范带动和辐射推广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永宁县伟国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引进水稻新品种“天隆优619”,在永宁县建立示范基地1个,推广辐射1490亩,产量提高13.21%,亩均增收430元;广银米业引进宁夏农林科学院水稻机械旱直播关键技术,在贺兰县建立示范基地1个,示范推广1016亩,节约用肥15%,减少用药25.64%,亩均产量提高81.4kg;绿先锋农业机械公司转化农田综合监测预警防控技术,在灵武市建立水稻无人机撒播示范基地1个,推广辐射面积1.4万余亩;固原市种子工作站引进“张杂谷13号”,在原州区建立示范基地1个,面积1320亩,比当地品种亩增产58%;生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引进宁夏大学马铃薯抗旱节水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在海原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3个,示范推广1550亩,增产21.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转化示范食用、油用向日葵新品种4个,推广辐射3000亩,产能提升15.23%,新增产值122.3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共带动就业2000余人,培训农户900余户,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区自2021年启动实施县域科技成果引进示范项目以来,聚焦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效节水、环境保护等主题,共组织实施项目200多项,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成果转化示范样板,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凸显。”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