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 敏) 11月18日,记者获悉,1至10月,自治区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20.34亿元,同比增长21.3%;利润122.77亿元,同比增长52.6%;完成劳动生产总值528.84亿元,同比增长17.1%;已交税费179.82亿元,同比增长54.9%;资产总额10599.31亿元,同比增长4.3%;净资产3243.27亿元,同比增长3.5%,资产过千亿元企业3户,资产过百亿元企业15户。
我区国有企业各项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主要得益于煤炭、煤化工、电解铝等产品产销量和价格的增长,以及光伏发电、热电、铁路运量、奶业鲜奶销量等行业收入的增加。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我区国资系统锁定重点、靶向发力,持续推动改革任务落实,扎实做好提质增效、提升管理、开源节流、治亏减亏工作,完成区属34户“两非”“两资”企业、24户“僵尸企业”出清和24户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处置4.1亿元低效无效资产、清理8.17亿元债务,企业主业更加突出、运营质量不断提升。在推动企地合作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推进区属国企、中央驻宁企业与地市合作发展,围绕自治区重点项目、“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签约105个项目涉及投资1760多亿元,涵盖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奶产业等领域,众多项目的储备、投建为助推我区国资国企和地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区国资系统还出台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10条措施,为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1282.9万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959.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