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关爱身体健康 科学戒烟有方法

本报记者 李 莹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对于烟民来说,任何年龄段戒烟都是有好处的。但由于香烟中的物质使人上瘾,戒烟对于很多人来说困难重重。近日,记者采访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周保,深入了解戒烟难的根源、戒烟的方法与技巧。

烟草依赖是一种成瘾性疾病

段先生的烟龄已超过20年,家人屡屡劝其戒烟,可刚开始戒烟,他就感觉浑身难受、坐立不安、心情烦躁、无精打采。为了逃避家人监督,他总是趁下楼遛弯时偷偷抽烟。

35岁的闫先生在企业上班,由于工作需要外出谈业务,平时应酬较多,平均一天抽一包烟。“最近经常嗓子不舒服,感到有痰咳不出,时不时也会胸闷。去医院检查没什么异常,医生劝我戒烟,我自己也很着急,可就是忍不住不抽,戒烟太难了。”闫先生说。

“有调查显示,我国烟民尝试戒烟的比例不高,大部分吸烟者不考虑戒烟。”周保说,戒烟难的根源主要有宣教不足,对吸烟危害的理解存在差异;管理不足,吸烟环境根深蒂固;专业不足,缺少有效的戒烟指导;自身不足,对彻底戒断缺乏信心;理解不足,低估复吸的危害;后劲不足,戒烟过程缺乏持续支持。

“早在1998年,WHO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成瘾性疾病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周保介绍,吸烟成瘾的罪魁祸首是尼古丁,所以烟草依赖又称“尼古丁依赖”。吸烟者吸入烟草烟雾后,尼古丁也随着烟雾被带入肺部,进入肺部血液循环,通过血液系统被带入大脑,尼古丁从吸入到进入大脑的时间是10秒至16秒。尼古丁进入大脑后刺激多巴胺的释放,使吸烟者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一旦人体产生这种感受,就会去积极地执行这种行动,在原始物质稀缺与匮乏的状态下,利于人类生存,但成瘾性物质与行为导致大脑重塑,使大脑做出适应性改变。中国科学家发现,重度烟瘾者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存在异常,异常功能区主要与管理情绪、判断、选择、视觉、注意力等有关,烟龄越长、烟瘾越重以及对尼古丁依赖程度越高,异常出现频率以及程度就越大。“减少烟量或停止吸烟,尼古丁浓度迅速降低,多巴胺释放减少引起易怒和紧张等戒断症状,而吸烟者为了避免这些戒断症状会再次吸烟维持愉悦感,这就是吸烟成瘾循环。”周保说。

妥善处理戒断反应达到戒烟目标

“50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周保告诉记者,换句话说,就是长寿的可能翻了一番。他用一组数据说明了戒烟的好处:戒烟8小时,血中一氧化碳降至正常,血中氧水平增至正常;戒烟24小时,心脏病发作的危险降低;戒烟48小时,神经末梢的尼古丁消失,嗅觉及味觉增加;戒烟72小时,支气管松弛使呼吸通畅,肺功能增加。

烟瘾说戒就能戒掉吗?如何克服戒断症状?周保针对不同情况介绍了戒烟技巧。

“多项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分析表明,由于‘干戒’普遍出现多种尼古丁戒断症状,高达62%的吸烟者放弃戒烟。”周保说,常见的戒断症状包括对香烟的渴望、头晕、失眠、便秘、易怒、饥饿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对于戒断反应应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如出现抑郁,可打电话给亲朋,或者和友人一起看电影,默念自己戒烟的决心;若出现失眠反应,可在睡前阅读,做些缓和运动再入睡;针对暴躁、挫折感和愤怒,应暂时离开有压迫感的地方,去散步或锻炼身体,跟朋友或亲属诉说你的感受,停下来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吸气,再用嘴巴呼气;应对焦虑,休息10分钟,做些伸展运动。

在戒烟人群中,很多人表示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保持不吸烟,但是在社交场合就很难控制,还有碍于情面难以拒绝别人递过来的香烟。周保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向对方表示感谢,说明自己戒烟了,请对方理解支持。周保提醒,要达到戒烟目标,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

--> 2022-11-1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2776.html 1 关爱身体健康 科学戒烟有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