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斌
新时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更是事关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
近年来,银川市各中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促银川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共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始终积极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精神,2021年2月,学校以“探寻石榴籽背后的意义”红石榴绘画展为契机,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红石榴”系列活动,生动展示了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团结凝聚的美好画卷,有效提升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效果,弘扬了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银川市第六中学、银川市阅海第四小学等学校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的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积极推动民族团结月宣传进校园,多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讲民族团结故事”分享活动,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朗诵、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青少年对民族团结历史与现状的切身感受,进一步增进了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历程的深刻感悟。
银川市西夏区实验小学、永宁县丰盈小学、灵武市第二中学、贺兰县第一小学等学校积极组织广大少先队员围绕民族团结月开展主题演讲,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强化国旗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引导青少年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和爱我中华的坚定信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银川市实验小学、银川市第六中学等学校相继组织少先队员通过开展同唱一首歌、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银川市二十一小学北苑分校积极开展“习中华之优秀文化 展社团人人风采”系列成果展活动,2021年11月,学校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全面展示青少年创作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加强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
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六小学、金凤区丰登回民中学、灵武市泾兴小学等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的重要论述精神,以欢度中秋节为契机,举行“我们的节日”的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少先队员通过诗词诵读、国旗下演讲、自制中秋贺卡、DIY月饼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民间故事、学习中秋节的礼仪,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金凤区实验小学、金凤区第五小学等学校开展“月儿圆圆画中秋”“民族团结一家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征集、创作活动,通过手抄报、绘画、创作手工作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贺兰县第二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亭园式的民族文化长廊,绘制、展示中华民族、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相关的图画和知识,并结合宣传标语、书法绘画作品、主题班队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汇于沉浸式的体验教育模式,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对中华民族文化树立起优越感和自信心。
传承百年党史基因
银川市兴庆区第五小学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5月,开展“今昔对比看变化,知史感恩共产党”主题队日活动,通过新旧照片对比、红色故事分享等形式,让每个青少年真实感受党的发展历程和各族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创辉煌的印迹深深烙在孩子们的脑海中。2021年6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举行了“百年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节目会演,通过朗诵、演讲及歌唱等方式,积极推进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子的心灵深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生根发芽。
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金凤区第八回民小学、灵武市泾兴小学等多所学校相继组织广大少先队员开展“开学第一课队课”活动,并在全国少工委公众号平台及“青春银川”公众号观看“红领巾讲红色故事”“‘伟大精神’儿童画”等短视频,引导青少年感悟红色革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信念。2021年5月,贺兰县回民小学积极借助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同上一堂思政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空中思政课”,在全面提升学生民族政策理论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不断铸牢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银川市积极探索广大中小学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体制机制、载体渠道、方式方法的创新举措,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广大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认识,让各族青少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让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文化根植于心,让一颗颗朝气蓬勃的石榴籽在党的照耀下靠得更近、抱得更紧。
[本文为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21NXBKS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