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玉香)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文琦提交《关于加快我区养殖业出户入场(园)的提案》,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我区部分行政村采取新建一批、改造一批、续建一批、盘活一批的“四个一批”建设方式,建园养殖,实现人畜分离,形成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相结合的肉牛产业绿色发展新格局。近日,提案承办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此予以答复。
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坚持把出户入场(园)作为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宁夏六盘山地区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肉牛和滩羊产业提质升级、肉牛产业专项和滩羊产业专项等项目,投入资金7146万元,支持村集体和经营主体按照集约高效、人畜分离、绿色循环的要求,建设肉牛、滩羊出户入场(园)示范点141个,配套完善消毒防疫、饲草料加工、粪污集中处理等设施设备,加强品种改良、全混合日粮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不断提高肉牛滩羊规模化养殖水平和综合效益。
“我区坚持分类施策、机制创新,通过企业帮扶、村集体主导、合作社联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合作经营、入股分红、托管代养等模式,推进肉牛滩羊养殖出村入园。”答复介绍,我区培育了红寺堡鲁家窑“企业帮扶+联合社+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同心韦州“村集体+合作社+家庭牧场+金融机构”、同心旱天岭“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一批机制健全、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示范点,对带动全区肉牛、滩羊养殖出户入场(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我区将优化养殖用地政策,支持各地整合土地资源,以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构建种养结合、绿色发展模式,加快推进肉牛滩羊养殖出户入场(园),为产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