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城市更新“内外兼修” 市民幸福“提档加码”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城市更新建言获答复

本报记者 单 瑞

今年7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提出,未来五年,宁夏要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统筹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积极推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等“六个城市”建设。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是拉动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市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沈爱红、陆军将目光聚焦我区城市更新工作,围绕加快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坚持改善民生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建言。近日,自治区住建厅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答复。

明确更新理念

统筹推进城市建设上新水平

沈爱红在《关于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品位的提案》中指出,城市更新不是拆后再建,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沈爱红认为,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托幼、社区医疗和养老设施建设,侧重公益而非盈利性。

“近年来,我们把握城市更新的理念和目标,研究制定《自治区关于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方案》,明确城市更新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指导各地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传承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全区各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直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更新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如何提升城市抗风险能力让城市更具韧性?答复介绍,我区制定相关方案,全面摸底排查燃气、供水、排水、供热四类管网,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智能管理。组织编制《宁夏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图解手册》《宁夏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宁夏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图集》,委托第三方开展城市公共供水、黑臭水体治理等水质监测,对全区7个设市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进行评估,进一步提升城市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坚持规划先行 加快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城市更新需要建立规划管理体系,更好地统筹城市布局,协调景观风貌。”陆军建议,要编制各辖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做到建设必依规划、建筑必须设计、设计必求精致。将各辖区的更新方向、用地性质、建筑容量、公共配套等内容,落实在规划中,确保更新项目审批依法依规。

答复介绍,自治区住建厅已组织技术支持单位在全区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城市更新技术导则,指导各地开展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制定。其中银川市已开展银川市更新专项规划、银川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确立“一个研究、多个类型”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强化银川市特色风貌研究、银川市总体城市设计的顶层设计引领作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城市色彩、滨水空间等特色风貌要素及特色空间形成专题管控策略。

“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均已启动城市更新专项研究,并制定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项目带动,统筹整合各部门项目和资金,合理确定各项工程时序,确保成熟一片、改造一片、见效一片。”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城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人文特色,找准城市定位和职能,统筹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和旧城更新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特色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建设用地范围,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和开发强度,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立重点地区城市更新总设计师制度,做好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引导。

坚持改善民生 建设宜居城市

通过开展相关调研,沈爱红、陆军了解到,目前,一些一线城市除老楼加装电梯、上下水改造等基本操作,还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形成新工业、新商住、新生态集聚区。基于此,建议参照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居住社区内空地、拆除违法建设及闲置锅炉房等存量资源,以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统筹安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居住社区打造成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完整单元。

“我们把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作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城市问题,以城镇旧小区、老旧街区及厂区为基本单元,推动成片连片更新。”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各地充分利用片区内空地、拆除违法建设及闲置锅炉房等存量资源。2019年至2021年,全区已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2.79万户(套)。今年,全区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1万户(套),目前已开工70%,有效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

答复表示,我区将建立健全市、县(区)、片区、邻里、街区五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形成以街区级设施为基础,各级设施衔接配套、布局均衡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打造审批更快、流程更简、监管更准、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依托商业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加强城市商圈建设,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

--> 2022-11-04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城市更新建言获答复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2292.html 1 城市更新“内外兼修” 市民幸福“提档加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