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玉香) 职业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日,自治区政协委员王春秀在《落实好职业教育“靶向服务”的政策措施的建议》中提出,目前许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有“含金量”“靶向性”的政策措施,在我区还存在落实不细、落地不快、难以落实的问题。
提案指出,《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校企深度合作”有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如,“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要素依法参与并享有相应权利。”《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方面提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多元办学的资产评估、产权流转、权益分配、法人治理、运营管理等制度”。这些引导性、鼓励性政策还依赖于自治区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给予支持。目前,有企业想投入职业教育,但学校不敢接、不愿接;有的校企合作有深度,因政策不明晰而存在着诸多风险隐患。
提案建议,要细化责任要求,由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照中央和自治区已出台政策文件,拉清单、定责任、明时限,逐条逐项抓落实,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发挥自治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解决在重大项目安排、经费投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强大合力。要加大督查督办,由自治区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牵头,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问效,对落实效果好的持续巩固,对执行走样的纠偏纠差,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