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杨三姐”“梁秋燕”“貂蝉”“萨兰花”……这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侯艳在戏剧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个经典形象。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戏剧舞台上发光发彩,把戏送到山区农村,深受群众喜爱。
侯艳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负责人,是宁夏地区秦腔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9月2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侯艳正为新戏做着准备。
坚持,实现自己的戏曲梦
侯艳出生于梨园世家,4岁时便登台演出,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很有艺术天赋。“那时候,母亲是固原秦腔剧团有名的角儿,我也一直在母亲的光环下长大。”侯艳回忆。1990年,凭着扎实的基础,侯艳成功进入宁夏秦腔剧团,那年她才16岁。但是,1993年,宁夏秦腔剧场拆迁,剧团也临时解散。20岁出头的侯艳一度告别了戏曲舞台,心灰意冷。“为了生存,我摆过地摊、做过主持、经营过服装生意,还辗转国内接拍电视剧和电影,《大话西游》里的观音就是我扮演的。”说起往事,侯艳笑了笑。
在演戏的道路上,侯艳逐渐声名鹊起,获得更多电影导演的邀请,事业也逐渐有了起色。然而,她还是怀念戏剧的舞台,想回去实现自己的“戏曲梦”。
2000年,侯艳在时任银川秦腔剧团团长的母亲的鼓励下,再次走进戏曲舞台,并将多年拍戏攒下的钱全部用来请老师,重新学习和提高戏剧表演水平。“上台的那一刻,泪水止不住地流出来,但我坚持演完了,就如我儿时泡在剧场里那样。”侯艳说,再次投入到戏曲表演中,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快乐,她就想这样一直演下去,根植在戏曲舞台上。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