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紫璇
在全球每3秒钟就有一名老人“被时间困住”,身陷认知症泥潭。大部分人会将认知症归咎于自然衰老,而忽略了它其实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脑部病变。认知症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
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生活中,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如何做到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早治疗?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宁安医院主任医师雍生满。
A阿尔茨海默病 是老年痴呆的一种
这是一群被隔绝于世界之外的老人。由于脑部病变,他们只能看到和理解世界里很有限的一角,也很难被普通人所理解。
王女士觉得自己的母亲变了。3年前,在外地工作的王女士听到母亲和邻居吵架的消息。“当时我还很纳闷,母亲原本是一个性格非常温和的人,和别人从没有红过脸。”一开始,王女士觉得应该是母亲心情不好,可没想到那段时间里母亲频繁和别人发生冲突,直到她听到母亲在家门口最熟悉的菜市场迷了路,才意识到母亲或许是病了。王女士带母亲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得知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性情改变,方向辨别障碍这些都是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雍生满向记者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觉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发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晚发性痴呆,65岁以上老人每超过5岁,发病率翻1倍,85岁以上老龄人口发病率已达到三分之一。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脑部疾病,患者的脑细胞会急速退化,但并不是正常的衰老过程。脑部功能逐渐减退会导致智力减退,情感和性格变化,最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雍生满说,到了晚期,患者会丧失与外界的接触能力,多出现妄想、幻觉或错觉,卧床后因感染或全身衰竭而亡。
B警惕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
我们常常将老人的一些反常行为视为“老了正常”,其实有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征兆。往往一些细节被理所当然地忽视,造成老人病情的延误。雍生满表示,衰老虽然也会造成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但不会发展到无法正常生活的状态,而阿尔茨海默病会逐步加重到完全不能生活自理。
怎样区别自然衰老造成的记忆力下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呢?雍生满认为,对于一些熟悉的人或物,记忆力下降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是可以回忆起来的,但如果老人一直无法想起原本熟悉的人名、路线等,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程度远远不足,且缺乏预防意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期。目前,由于发病机制和原因尚不清楚,该病症还没有有效的根治办法,只能通过药物及陪护延缓病情。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雍生满提醒,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如经常出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记忆力下降,出现频繁和持久的健忘,重复提问相同的问题;交流时出现找词困难、赘述等;处理以往熟悉的事务出现困难;学习新知识能力下降;无法单独购物,规划个人收支出现困难等;处理两件事情时不知所措;分不清方向,记不住月份或季节;性格改变,对以往的爱好丧失兴趣;喜怒无常,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和睡眠障碍;逃避社交活动,与亲友交流方式改变。
“积极的预防和干预能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虽然不能治愈病情,但可以最大程度上让老人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他建议人们尽量维持每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并适度增加休闲运动量,多做健脑活动并保持社交,通过降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等措施,可积极预防或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