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协移民资料征集组
吴家麟妻子汤翠芳口述:1948年冬,我们班主任倪老师突然离开学校,他给我来信说,他现在正向理想的地方奔去。前面的路不管是荆棘丛生,还是急流险滩,他将不顾一切向前冲。他让我们好好学习,迎接曙光。1949年9月1日龙岩解放了。过了几天,听说倪老师回雁石当区长了。与倪老师走得近的3名同学(我、阵曼辉、叶欣荣)立即相约去见倪老师。倪老师见到我们很高兴,给我们讲了当前的革命形势,讲了解放军英勇战斗的故事,鼓励我们投笔从戎。此时,我们才知道倪老师当年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当时我们只有十五六岁,听了倪老师的这番话,热血沸腾。第二天一早,就结伴步行去县城准备报名参军。当天正遇上闽粤赣边纵文工团招兵买马,我们立马前去报名。经过面试和歌舞测试,我与好友陈曼辉有幸被录取。入伍后,经过短期培训,我们参加了多次文艺演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1950年年底,闽粤赣边纵文工团(后改为福建省第八军分区文工队)被调往南京,因故被解散。之后,我被分配到南京工兵学校的连队当文化干事。因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曾两次荣立三等功。1954年春,部队为了实行正规化建设,要求绝大部分女同志转业到地方去。想工作的,部队帮你联系工作单位;想上学的,部队负责给你联系学校,而后自己去参加地方学校的入学考试,凭成绩录取。我想上学,就去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入学考试,有幸被录取到法律系学习。入学后的第二年,就遇到了我终生的老师和伴侣吴家麟。
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第二年,吴家麟老师给我们讲宪法课,他讲课时我们大家都特别喜欢听,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讲课时声音特别洪亮,那时候我们上大课,五个班100多名学生挤在一起上课,连最后一排的学生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吴老师上课不看讲稿,只带几张卡片,两节课滔滔不绝地讲述几乎没有重复的话语,我最喜欢听他讲课时的旁征博引、喜欢他阐述问题时丝丝紧扣的逻辑性、喜欢他有条不紊的板书,我的宪法学成绩很好。
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课,老师又喜欢貌美好学的学生,从给汤翠芳送苹果、送冰刀、送围巾开始,吴家麟向汤翠芳发起了爱情攻势。
1956年5月1日,吴家麟与汤翠芳走到了一起,婚礼很简单,爱情很甜蜜,新婚夜吴家麟送给汤翠芳的礼物是一首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汤翠芳回敬他的诗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956年对吴家麟和汤翠芳来说是美好的!
好景不长。1957年5月下旬,全国整风运动开始,整风的初衷是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在整风运动中积极响应号召,动员力度很大。当年中国政法学会准备召开一次座谈会,发言的任务分配到各高校法律系,人大法律系把任务分到吴家麟身上。1957年5月29日,《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法学界5名同志的发言,吴家麟的发言核心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优越的,比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但在运用政治制度的某些环节上有毛病。”吴家麟在发言时提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并建议:“要加强立法工作,加强对国家机关人员的民主和法制教育,中央领导机关要首先在严格遵守法治方面作出榜样。”
(蔺银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