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9月2日,记者获悉,银川市纪委监委在深化政治监督、案件查办、履行监督责任、教育管理干部上守正创新,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服务保障好市委中心工作,推动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银川市纪委监委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市委工作大局中来谋划推进,找准找实政治监督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把“全周期管理”引入全市反腐败斗争,把防治腐败作为一个整体,深入推进惩治威慑、制约监督、教育引导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创新思维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织密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在案件查办上,从信访举报入手,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剔除重复信访、真实性差、无实质内容、挂名举报、不具备可查性等信访件,提高检举控告类问题线索质量,努力在监督执纪“第一关口”发现真信息、真问题、真线索。改变以往对问题线索普遍运用初核进行处置的方式,对成案率低的问题线索慎用初核,早用、多用约谈函询,充分发挥谈话函询在处置问题线索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实现执纪办案政治、纪法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充分利用银川大数据、信息化优势,加强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推进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严格执行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推动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以监督工作的高质量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银川市纪委监委充分运用澄清正名、教育回访等措施,严肃查处恶意举报、诬告陷害行为,精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积极会同组织部门用好“两榜四机制”及干部使用会商研判机制,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树起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鲜明导向,以干部队伍的正本清源推动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