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紫璇/文
居家健身盲目跟风不可取
26岁的李女士今年第一次接触“云健身”这样直播跟练的运动方式。足不出户就能参与运动,对于日常工作繁忙的李女士来说十分便捷。“我的工作基本不需要外出走动,之前也很少锻炼,最近在直播间跟练了一周后膝盖有些肿胀,日常行走还有些疼痛感。”李女士来到医院检查后得知,自己膝关节本身就有些磨损,由于最近持续不断地盲目跟练,最终导致了膝盖半月板损伤。
“不经常运动的人突然运动,如果运动强度和时间等因素没控制好,就可能导致局部运动负荷过大,从而造成伤病。”吴兴临表示,短期内大量运动会导致关节腔内大量分泌代谢物,后续如果继续加量运动会让代谢物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引发关节炎症。
在吴兴临看来,许多网上跟练的健身操看似简单易学,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吸引着大家不知不觉中就能进行长时间的跟跳,但实际上这些动作对全身的协调平衡能力、四肢的灵活性以及心肺耐力要求比较高。“一套健身操里常常含有大量急速蹲起的动作,如果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拉伸热身,很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健身还需循序渐进 因人而异
“不规范的盲目运动,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带来运动损伤,如果因为‘运动’使身体受损,这绝对与我们的运动初衷是不相符的。”吴兴临认为,任何运动都要遵循人体生理运动的规律,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他举例,一些青少年体重偏胖,在面临中考体育考试时常为了达标而进行大量跑步、跳绳等练习,在急速屈膝、伸膝的过程中,导致膝关节负重压力增大。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膝关节及其组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在运动中起稳定与缓冲作用的半月板厚度也会逐渐变薄,此时长时间超负荷的运动则会让本就脆弱的关节“雪上加霜”。
运动强度因人而异,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过量健身呢?据了解,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中,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等量较大强度活动),而儿童和青少年应达到平均每天60分钟;建议老年人(65岁及以上)增加强调平衡和协调以及强化肌肉的活动,以帮助防止跌倒和改善健康。吴兴临表示,运动量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每周5天到7天完成,力求建立运动习惯,把运动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
这些“云健身”雷区你踩了吗?
“怎么进行体态练习后斜方肌反而变大了?”“做下蹲时膝盖‘嘎巴’响是正常的吗?”……打开视频网站,记者翻看健身博主视频的评论区后发现,不少用户对跟练效果产生质疑。而这些高人气健身博主中有部分人持有专业的国家健身教练资格证书或从事运动医学行业,也有部分人仅仅是作为健身减肥爱好者分享经验。吴兴临表示,对于健身“小白”而言,还是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规范动作,如果只能居家健身,建议尽量选择已成体系、相对成熟的专业运动内容去练习。
“居家健身中,很多人图方便,穿着拖鞋、睡衣运动,实际上这对于关节也是不小的伤害,不仅运动效果大打折扣,还容易发生意外。”吴兴临告诉记者,人体在弹跳时,膝关节所受到的冲击力是体重的7倍至8倍,如果一直做像毽子操一样需要弹跳的动作,光穿袜子是保护不到位的,因此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不可缺少。
健身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变化的。吴兴临叮嘱居家健身人群,常规运动中的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在居家健身中也不可省略。如果在运动中出现了不适或损伤,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或康复机构咨询就诊。经过明确诊断后,积极接受传统中医的康复理疗手法,或进行现代运动医学诊疗技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