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以“四权”改革破题探路 为建设先行区描绘生态底色

——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化‘四权’改革,推动生态建设”民主监督性专题协商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邓 蕾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赋予我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推进先行区建设的难点在资源要素、障碍在体制机制、出路在改革创新。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宁夏改革发展实际作出长远谋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改革意见。

按照自治区政协2022年协商计划,3月至4月,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同民革宁夏区委会、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和自治区团委、青联界别委员,赴五市、宁东基地、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调研我区“四权”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8月11日,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深化‘四权’改革,推动生态建设”民主监督性专题协商会,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围绕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自治区党委作出‘四权’改革重大决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举措。自去年4月改革启动以来亮点频现。但调研时也发现,目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历史遗留问题远比预期复杂。”自治区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郑忠安一段开场白直奔主题。他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出台了58项政策制度,涵盖“四权”确权、赋能、储备、定价、交易等领域。15个试点市县推出了209项政策,其中用水权44项、土地权56项、山林权109项。通过价值评估、流转交易、抵押租赁、绿色信贷等方式,赋予“四权”资源属性、商品属性、金融属性。但工作中还存在可交易水权不足,水权市场不活跃;涉法涉诉土地确权棘手;“非粮化”政策出台后,枸杞、葡萄种植地如何确权,政策不明;整村生态移民迁出区的土地怎么确权等诸多问题。

“宁夏干旱、少雨、缺水,面临着水资源供给不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三重难题。”在自治区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储建平看来,用水权改革是破解缺水的关键一招,实施用水权改革的目的,就是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缓解供需矛盾,实现和谐用水。要从总量、结构、效益三个方面同步发力,总量上要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原则,“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结构上要优化调整三大空间用水,保障生活用水、节约生产用水、增加生态用水、调整和优化农业用水。效益上要通过构建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机制,配套水价和水资源税的改革,使水资源成为有价有偿的稀缺商品,实现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他建议,要用市场手段推动水资源向高效产业流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约水量、闲置水权评估认定机制,完善水权交易、政府收储调控、交易激励和投入机制。

如何将“沉睡”的土地资源“唤醒”也是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自治区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学林说,由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大量闲置,既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也不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议全面梳理各市、县(区)推进改革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疑难问题,按照“一地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则,研究破解农村土地确权、市场化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等改革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土地权改革迈出更大一步。在强化用地规划管控、创新市场供给方式、构建城乡统一用地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完善“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土地价值和效益增值提供制度保障。

“在山林权改革推进过程中,由于顶层政策支持力度较弱、部分林地权属关系复杂、资金人力有限、部门协调不畅等因素,试点县落实改革任务还面临一些瓶颈和阻碍,部分工作推进缓慢,仍需引起重视并加以妥善解决。”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宁夏区委会副主委徐勇建议,要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的基础上,总结试点县区的成功经验,编印《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鼓励各县区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对现有政策的可操作性、精准度和适应性开展“回头看”,对落实有困难的政策进一步调整细化,为全面推动山林权改革奠定基础。扶持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产品深加工业,完善林业信贷担保方式,探索创新金融产品,降低金融风险。(下转02版)

--> 2022-08-17 ——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化‘四权’改革,推动生态建设”民主监督性专题协商会议侧记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9614.html 1 以“四权”改革破题探路 为建设先行区描绘生态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