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凝聚慈善力量 助力共同富裕

——第三届“宁夏慈善奖”表彰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代表

本报记者 束 蓉 见习记者 张韵婕

善行善举,彰显宁夏温度。8月5日,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文明办联合召开第三届“宁夏慈善奖”表彰大会,对近年来为我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3个先进集体和党彦宝等10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政策引导 打开新时代慈善新局面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区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科教文卫、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5年来,全区积极推动建立慈善表彰奖励长效机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自治区政协通过慈善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形式,对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倾力推动。截至目前,全区共募集慈善资金(物资)价值50多亿元,实施慈善项目1400多个。实施社会组织精准脱贫工程,通过项目帮扶、志愿帮扶、捐赠帮扶、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方式,累计引导2074家社会组织投资42.5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377个。疫情防控期间,全区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志愿服务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捐赠疫情防控资金1.73亿元、物资407.96万件,为助力疫情防控奉献了无私大爱,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更多慈善力量、作出更大社会贡献。

榜样引领

慈善力量日益壮大

作为第三届宁夏慈善奖先进集体代表,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黄河银行系统)副行长祁河表示,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产业布局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将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有效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8.53万户。金融扶贫“盐池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评选为全国推广案例,“张易模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黄河银行助学基金会”连续18年为农村地区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助学金。截至6月累计捐款达1.08亿元,援助学生18315名。

近年来,黄河银行系统认真落实“六稳”“六保”政策要求,主动对接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累计向421家企业发放贷款22.7亿元,使用支小再贷款22.8亿元。在抓实信贷服务的同时,全系统广泛开展向疫情防控一线“捐资捐物”行动,共向宁夏红十字会、疫情防控一线部门捐款421万元、捐助物资60.9万元,认购抗疫债券1.3亿元,号召1937名党员捐款48.3万元,成立了200余个党员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下沉一线参与社区和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2011年,我和夫人边海燕发起成立了燕宝慈善基金会,目的就是组建专业化团队,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第三届宁夏慈善奖先进个人代表党彦宝告诉记者,每年将企业10%的利润注入到基金会,秉持“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善始善终”的宗旨,专注于发展公益慈善,确保这项崇高的社会事业能够长久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本着“帮助他人、成就未来”的初心,燕宝慈善基金会不断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宁夏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精准教育助学模式。12年来,累计捐资27.03亿元,资助了25.67万名宁夏学子,为全区20多万个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已有17余万名学子参加了工作,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中有68%的学生选择留在或回到宁夏创业就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助学,“善”的种子已在广大学子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

善入人心

爱心助力温暖前行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在榜样的引领下,善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汇成爱的海洋,宁夏成为民生福地。表彰会上,宁夏宁鲁石化有限公司、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慈善总会、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均获得第三届“宁夏慈善奖”先进集体。

据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衔接联动机制,围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教育帮扶等领域,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投身慈善事业发展。引导慈善事业继续在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 2022-08-08 ——第三届“宁夏慈善奖”表彰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代表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9288.html 1 凝聚慈善力量 助力共同富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