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立德树人 勇担使命

——小孔明学校全力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本报记者 束 蓉 见习记者 张韵婕

在银川小孔明学校,处处能感受到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时代文明之风:课堂上孩子们踊跃争先,课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学生宿舍整洁有序……近日,银川小孔明学校德育处主任杨晓宏深有感触地说,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小孔明学校从班主任抓起,以学生的安全和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夯实德育基础。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老师要担当学习导师、生活导师、行为导师三重角色。并用激励措施让学生获得荣誉感,通常采取打分的方式鼓励孩子养成生活好习惯。学校抓住各个纪念日节点,灵活开展“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德育活动,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文明教育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抓方向,学校在这方面做到了无死角管理。每周五学生离校时,学校老师都会检查督促学生系好安全带等细节。周日学生返校时,杨晓宏通常会和学校的生活辅导员一起在校门口值守,检查学生是否带了手机、化妆品等物品。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德育处会先行通知家长,征得同意后,再对相关物品予以妥善处理,随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予以归还,让家长放心。“我们不是采用强硬手段来要求学生如何去做,而是通过讲道理,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对于在食堂打饭时插队的学生,我们会让他当几天志愿者,站在旁边监督其他同学,当过志愿者的学生通常不会再插队。”杨晓宏说,德育工作涉及到学生、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关系,小孔明学校非常重视加强家校共育。“有名高三学生和父母闹矛盾,孩子整天玩手机,不愿来学校上课,也不愿与父母沟通。于是,我和几个生活辅导员多次上门和家长交谈沟通,帮助学生与家长和解,学生顺利返校上课。”杨晓宏说,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治愈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

建校8年来,该校德育教育成效显著。据该校德育处汇总数据显示,每班的德育考核分数逐年上升,师生严格遵守学校、班级规定,学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杜绝了随手扔垃圾,吃饭插队等行为,培育起了爱护环境,尊重师长,认真学习等好习惯。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道德培养,为我们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小孔明学校将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为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正确导航,助力青年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小孔明学校董事长陈岳忠充满信心地说。

--> 2022-08-08 ——小孔明学校全力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9286.html 1 立德树人 勇担使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