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振星) 8月1日,记者从“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区将立足于“文化强区、旅游富民,为产业赋能、促民族融合,展示美丽新宁夏”定位,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区将围绕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的脱贫致富奇迹、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沧桑巨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奋斗历程等重大主题,继续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推出一批展现宁夏发展成果、激发群众奋斗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艺术精品,提供一批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开展一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特色文化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坚持以文惠民,着力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样板。围绕“三区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丰富“文化大篷车”品牌的时代内涵,运用好“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清凉宁夏”等平台载体,让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飞入寻常百姓家”,每年计划组织广场文化演出150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1600场次以上,推出30个左右优秀群众艺术原创作品。
我区还将坚持以文兴业,加快建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速通道。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0个。积极培育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加快培育网络视听、数字内容等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我区充分利用好中国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平台和我区作为“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金字招牌”,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长廊打造成为以葡萄酒产业为核心,与国际接轨、同世界对话的国际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