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我是一名移民的后代”(一)

——记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区划办公室主任王文祯

宁夏政协移民资料征集组

王文祯,生于1941年10月,老家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原朝邑县),1957年三门峡水库移民迁到宁夏原陶乐县月牙湖,1958年考入永宁农业学校农田水利专业,1961年6月分配到宁夏平吉堡农场,在平吉堡农场工作了19年。因为专业需要,又调到宁夏广播电视厅、宁夏工学院从事基建工作,最后调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农业处工作直至退休。退休以后接手联合国农业开发署在宁夏的节水灌溉项目,直到70岁才正式放下手头工作,安享晚年生活。他是一名移民的后代,因为移民举家来到宁夏,最后为宁夏的农田水利和节水事业奋斗了毕生精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王文祯的家庭很特殊,是一个没有父亲的5口之家。1957年母亲带着哥哥、他和弟弟、妹妹,踏上了来宁夏的移民之路,开始了在宁夏陶乐大漠与黄河之畔的移民生活。

陕西移民去往宁夏之前,就派遣青壮劳力来到移民点建筑房屋。房屋建好后,大量的移民才开始陆续迁往宁夏。

王文祯:在朝邑县已经上初中二年级。来到月牙湖后,因为月牙湖离陶乐县城较远,安置我们的银川专区移民局要把我安置在银川九中上学。当时的九中是一所女子中学,我不同意去,最后银川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说:“建议你到贺兰县去,那里有一所中学离月牙湖乡比较近。”后来我就在贺兰中学上了一年学,因为当时正好赶上“大跃进”,我没有把中学上完,后来也就没有毕业。在贺兰中学上学期间,我基本上每学期回家一次,因为贺兰到月牙湖要过黄河,通过一个叫作通贵的渡口,冬天黄河上面结着厚厚的冰面,农村的手扶拖拉机被主人用麻袋片子包在轮子上,再用破旧的衣服搓成绳子结实地捆着,冒着黑烟“突突突”小心翼翼地行进在黄河之上。

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贺兰中学他还没有毕业,就接到永宁农校招生的消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他毅然选择了报考农校。幸运的是被录取了,这对他的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永宁农校当时设有四个专业,他选择了农田水利专业。这个专业当时有学生60人。因为宁夏生源不足,学校又从河南洛阳招生。当时学校移民的孩子大约占四分之一,洛阳的学生大约也占四分之一。 (祖宁平 马晓虎 整理)

--> 2022-08-01 ——记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区划办公室主任王文祯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9046.html 1 “我是一名移民的后代”(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