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时,91岁老首长孔照斌,突发头晕、呕吐,家属通过应急呼叫系统呼叫门诊部……”文职护士席晓红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联系救护车,迅速赶往老干部家中,她沉着冷静,忙而不乱,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询问情况、了解症状、测量血压血氧、监测心电图指标等操作,在初步判断病情后,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这样的急救情形,对于入职6年的文职护士席晓红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夜里担惊受怕,压力大到无法入睡,到现在的及时出动、果敢判断、冷静处置,一次次冲在最前面的急救经历、一场场为老干部的生命竞速,让这名年轻的护士快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贴心、值得信赖的生命守护人,她连续三年先后被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荣获“优秀嘉奖”“四有优秀文职人员”“安全管理暨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2021年因单位调整改革,干休所门诊部主任和护士长相继退休转业,门诊部顿时群龙无首,加之老干部逐步进入后两高期(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严峻现状,老干部医疗保障和院前急救的压力空前之大。作为入职最久的一名老文职,她主动请缨负责门诊部工作。
为准确掌握老干部身体状况,席晓红除了完成正常的医疗保障外,还挤出时间深入老干部家中了解情况、采集信息、详细记录老干部日常饮食习惯、关注动态心理状况、实时掌握家庭陪护情况,并逐人建立《老干部健康档案》,通过多次深入走访,席晓红掌握了老干部健康状况的一手资料,并丰富完善老干部个性化医疗保障服务,规范巡诊送药时间、完成健康分析、加强用药饮食指导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换来的是老干部健康状况的长期平稳、急救率和住院率的大大降低。
内心有热度,工作才有温度,这是席晓红一贯秉持的工作理念。2021年10月驻地疫情突发,突如其来的封营政策让门诊部的工作难度陡然提升,席晓红除带领所属人员开展全员核酸采集、疫情排查、日常消杀、送医送药上门等工作外,还成了无所不能的“大白”。她是老干部的“炊事员”,老干部高振启肠胃消化有障碍加之子女和保姆都被隔离在营区外,席晓红主动做工作,通过网上查询和向炊事员请教烹饪技术,她上门为老干部制作营养可口易消化的餐食,用靠前的服务化解了家属子女急难愁盼;她是老干部的“家政员”,老干部王生才连续便秘5天未解大便,腹胀难以进食,席晓红当起了老干部的“小保姆”,为老首长进行灌肠通便,给他换洗弄脏的衣物床单,用贴心的保障化解了老干部的生活困难;她是老干部的“心理师”,面对部分老干部封控时间过长导致的不同程度的焦躁,主动当起了义务心理疏导员,逐人逐户开展心理帮扶,陪他们聊聊天、帮他们做家务,有时间了还跟他们打打牌、下下棋,用长情的陪伴化解了老干部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她是老干部的“调解员”,老干部王治昌家的小孙女不能外出上学,面对家属子女激动的情绪和言辞,她不急不躁,耐心讲道理想办法,为了不耽误课程,她甚至当起了孩子的“小老师”,用耐心化解了各家各户的矛盾困难。
席晓红常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职人员,单位提供了那么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我将不负初心、扎实埋头苦干、始终奋勇争先,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刘 瑾 张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