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中暑无小事 警惕热射病“突袭”

纳紫璇

近日,各类关于高温的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连日的高温天气下,宁夏各医院中暑患者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一些热射病患者。炎炎夏日,能热死人的热射病是个什么病?它和中暑是什么关系?什么环境下会引发热射病?记者就这些最“热”的话题采访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杨立山,副主任医师马晓。

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

近日,70岁的王大爷在家中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起初他并没有在意,随着眩晕越来越严重,王大爷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并伴有抽搐等症状。“不会是老人出现脑梗了吧?”子女看情况不好,急忙将王大爷送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马晓发现王大爷已意识不清,经检查发现患者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询问患者居住环境并参考各项结果后,诊断王大爷患上了因高温所致的热射病。经过医院紧急安排住院及相关治疗措施,王大爷目前已康复出院回家。

“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剧烈运动所致的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临床综合征。”马晓说,热射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终会因心、脑、肝、肾等多个脏器衰竭及肌肉分解(横纹肌溶解)造成死亡。

并不是只有暴晒才会中暑

大家认为热射病常发生于炎热天气下户外高强度劳动者,像王大爷这样仅在家中活动也会引发热射病吗?据了解,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又称非劳力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

近期各地频发的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多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的年轻人。“像王大爷这样的情况属于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马晓说,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老体弱者、孕妇和儿童等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者等。因此,并不是只有暴晒才会中暑。

马晓解释道,很多老人夏天不愿意开空调,吹风扇,室内又不常开窗通风,长期处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中暑。除了高温作业的人员,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体弱多病卧床不起的患者也应该多加注意,要保证居室通风,高温时段适当开空调降温。据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每年夏天都会收治数例热射病患者,在高温天气下,如果不注意防暑防晒,就很容易中招。

发生热射病应如何救助?马晓表示,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在有条件的室内,可以将患者浸泡在浴缸里,或将患者置于凉水淋浴下。“由于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在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或试图喂液体补充水分导致患者呼吸不畅。”马晓说。

应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理

避免热射病的发生,重在预防。“热射病发病有一个过程,如果最开始有轻度不适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不至于发展到最严重的情况。”杨立山指出,中暑会由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发展至重度中暑,即热射病,此时患者除了中暑的症状,还伴有热痉挛、热衰竭、昏迷或休克。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如果出现了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的情况,就要迅速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缓解症状。但如果出现了体温明显升高,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就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引发严重情况,比如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横纹肌溶解、肾功能损害等,进而危及生命。因此,杨立山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发展。

针对劳力型热射病,杨立山建议,在必须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工作时应尽量避开11时至14时高温时段。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盐分,或者是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

--> 2022-07-2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8912.html 1 中暑无小事 警惕热射病“突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