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退役老兵彰显为民本色

——记银川“老师傅”志愿服务队

“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军人本色是坚守为民初心。银川市兴庆区退役老兵刘玉田带领退役军人们用擅长的技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不忘初心使命。截至目前,刘玉田发起成立的“老师傅”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4000余人次,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赞誉该服务队队员“退役不褪色”。今年,服务队捧回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中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

银发队员为民解决烦心小事儿

位于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的燕翔园社区,老年人占比较大。2018年,退役老兵刘玉田和朋友在社区散步时发现一些年龄大的老人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已经是古稀之年的刘玉田了解到,社区居民绝大部分是子女在油田一线的空巢老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考虑到不少老人需要被照顾,便和几名战友商量,从退伍老兵中挑选有一技之长的修理工、理发师、水暖工、医生等多名志愿者,组成便民服务队,做些为民提供志愿服务的小事儿。他找燕翔园社区党委书记杨岚商量。杨岚一听非常支持,并帮助他一起建立志愿服务队。

2018年10月,燕翔园社区“老师傅”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开始,服务队只有刘玉田和他的几名战友,他们把服务社区居民当成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每月固定开展志愿活动。居民们一传十、十传百,来找他们解决烦心小事儿的人越来越多,加入这支服务队的志愿者也不断增加,服务队志愿服务项目也逐渐扩展到疫情防控、创城巡查、环境整治、义务植树等多方面。为全天候方便居民,在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下,服务队建起“老师傅”工作坊,提供理发、义诊等服务。

多年来,服务队为社区居民义务做了不少小事儿,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服务队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上门理发、义诊、磨刀、磨剪子,提供心理慰藉服务,累计受益人数4000余人次。“老师傅”志愿服队成为退役军人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党旗在退役军人心中飘扬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在燕翔园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创新学习形式和方法,将活动与“四史”学习相结合。把开展爱国环境卫生整治、义务植树、帮扶慰问、开办“手机课堂”等活动与组织志愿服务队成员开展“党员讲党史”“庭院微宣讲”“我和党旗合个影”“党史知识竞赛”“唱红歌 忆初心”等活动相结合,带领离退休老党员、退役军人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悟精神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老师傅”志愿服务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学史力行的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日前,记者来到燕翔园社区,一大早就有胳膊上带着红袖标的服务队队员在小区门口执勤。“退役军人是参与‘老师傅’志愿服务队的主力,根据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多的情况,社区将‘老师傅’工作坊和退役军人之家结合起来,同时为‘老师傅’志愿服务队提供人力物力等支持,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到荣誉感和归属感。”杨岚说。

目前,燕翔园社区现有退役军人760人,占常住居民总数的10.35%,其中党员480人,占全部退役军人的63.16%。杨岚介绍,自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以来,社区联合上级开展退役军人职业培训2期,分批次发放双拥卡824 张,为841户退役军人悬挂光荣牌。社区通过组建社会组织、参加议事会等退役军人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开展为民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生活在咱们社区真的很幸福,无论从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社区在各方面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我们也希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刘玉田说。

--> 2022-07-18 ——记银川“老师傅”志愿服务队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8560.html 1 退役老兵彰显为民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