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军 文/图
康锐,自治区政协委员,炎黄影业(宁夏)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影导演。作为我区政协委员中唯一一名电影导演,他一直在光影的世界里,用光影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宣传宁夏的文旅特色。他常常说,身为一名政协委员,要将自己对家乡的深沉眷恋写进提案,通过一件件提案、一条条建议履职建言,贡献着委员力量,在履职尽责中助力宁夏高质量发展。
以影视文化带动全域旅游
影视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宁夏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多规合一”把全域旅游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全域旅游成为迎接大众旅游时代、推动我区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选择。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们在旅游推介方面,一直都是让游客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比如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进行旅游推介,在机场地铁、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做广告推送等,花销巨大,收效有限,这与全国其他省份的旅游推广大同小异。”交谈中,康锐告诉记者,《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视作品给宁夏旅游带来了红利,接下来,我们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影视行业,进而把宁夏打造成全国的影视高地,这样慕名旅游的人就多了!旅游的人多了,吃住行、农牧副等其他产业都带动发展了!相较于浙江横店、江苏无锡等影视基地,宁夏有着浓厚的黄河文化和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等,为影视基地的打造提供了文化的多样性。独特的高原地貌、丰富的地理特征,让我区拥有全国旅游资源10大类46种,宁夏已成为打造影视制作基地的理想之地。
为此,康锐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影视行业应在自治区“全域旅游”战略中发挥排头兵作用的提案》,建议在打造影视产业的地方成立影视基地管委会,由自治区统一管理,打造属于宁夏的电影节品牌,对每年在中国西部拍摄的电影进行评选,设立奖项进行奖励,促进宁夏文旅产业发展。
“这件提案得到了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的办理答复,表示将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要求,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按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要求,深入挖掘镇北堡、清水营、闽宁镇等影视基地历史文化、风土方物,统筹文化旅游优势资源,将宁夏‘影视+旅游’融合新业态打造为全国标杆。”康锐表示,目前全国非常紧缺集中的影视拍摄基地,全国只有浙江横店一个地方具备,希望我区能不断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了影视带动旅游,旅游推动影视的赋能模式。
避免“千城一面” 打造特色城市
一件提案,就是一根触探民生民情的触角;一件提案,就是一份对这方土地倾注的深切关怀。无论是在调研中,还是在工作中,康锐都会利用空闲时间,撰写参政议政的各种“大作文”“小作文”“微作文”,为党委和政府及时了解民情、指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康锐提交了《关于不能“千城一面搞建设”的提案》。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他表示,在城市建设中,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注意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能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拘泥统一模式,不能“千城一面搞建设”,每个城市(包括县城)都要提炼自己文化品牌。
“近年来,我区通过打造步行街、夜市等,使县区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调研发现,其先发优势已日趋弱化,有些陷入‘本地人不愿来,外地人来了不如不来’的尴尬境况。”康锐建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模式实施片区微改造,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建设导则和控制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引入社会资本,交由中标企业负责改造、建设和运营,运营期满后交回政府。
“古建筑对于增强一个城市文化底蕴,增强文化品牌至关重要。例如银川市中山公园西门和北门周边比较宽阔,不涉及拆迁问题,如果结合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打造银川的旅游新景点,促进经济提升。”康锐建议,加大现存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旧城风貌保护力度,坚持文化保护、挖掘、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历史,通过在旧址基础上,修建古城墙(含角楼),将城墙利用现在的灯光以及LED设施,打造银川的观光体系,将银川的文化通过城墙亮化系统,向市民及游客展示。建设银川古城博物馆,把银川古城做微景观以陈列展示,一方面整理保护古城文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银川的一处文化景点。要尊重居民意愿,合理置换居住人群,腾挪产业空间,引入文创、科技研发等新型产业,形成多种业态复合共生的状态,提升城市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
作为一名已有5年履职经验的“老兵”,在谈到今后的履职工作时,康锐表示,将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准确把握履职方式方法,提升履职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及所在企业优势,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继续做好建言献策工作,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