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在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八小学多媒体教室里,进行了一堂不同寻常的科技实践课,在老师马国英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计算思维通过积木编码的形式传递信息,最终开启了一份来自华为投递的“科技宝盒”。
“老师,我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传递积木的样子吗?”“老师,我发现用点阵图也可以描述钥匙的形状!”课堂中,不时冒出的新点子和新问题交织碰撞,与散落的积木一起组成打开“科技宝盒”钥匙,为学生们开启了探索之门。
实际上,这场有趣的课程,是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项目组于2021年面向乡村小学实施的“华为科技小学堂”项目。该课程以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融入华为在ICT方面的技术,打造项目化学习的优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工程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创新科技知识。
以科技助力公平优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无限可能。据悉,今年2月,华为与宁夏大学签署“横向课题”合作协议以来,科技小学堂项目在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小学、中石油希望小学、华西希望小学等5所学校落地,共234名学生受益,由宁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玲带领的研究生团队帮助各校教师将课程带给更多渴望着知识的孩子们,助力乡村信息技术教师适应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提和升乡村孩子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纳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