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梁 静
近日,记者走进青铜峡市瞿靖镇友谊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巷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的文化长廊,像一幅干净宜居的新农村画卷。据介绍,该村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不仅房前屋后变得整洁、干净了,就连村民家里的“土厕所”也改造成了方便实用的新式厕所,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而且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
“家里以前是‘土厕所’,一到夏天不仅不卫生,味道还大。自从改造成新式厕所,老年人上厕所不用出门,孩子从城里回来住也更方便了,干净又卫生。”瞿靖镇友谊村村民张学祥满意地说。青铜峡市坚持把“厕所改造”作为民生大事,创新出了适合本地户厕改造到后期运维长效机制,提升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3988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被列为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为了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改厕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激发群众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通过大喇叭响起来、宣传条幅挂起来、电子屏幕喊起来、新媒体播起来、入户宣传动起来、海报贴起来、样板宣传引起来‘七位一体’宣传方式,广泛普及文明健康知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开展。”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工作站站长宋亮表示。
众人拾柴火焰高。据介绍,在改厕启动阶段,青铜峡市把改厕任务分解到每个村组,明确将改厕工作与镇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形成“镇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格局。改厕动员阶段,每镇建成2-3个示范村,每个村建成10-20个示范户,做到市有示范镇、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改厕推进阶段,由专人不定期深入改厕现场,实地督导检查,聘请2家监理公司加强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先后召开5次改厕推进会,下发督查通报35期、督办单16期,对排名靠后的镇进行约谈,有力保证改厕任务如期圆满完成。改厕管护阶段,制定《青铜峡市农村卫生厕所粪污收集运营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突出抓好后续管护机制建设,由市财政投资282.54万元,招投标采购10辆吸污车,将全市卫生厕所和污水处理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彻底解决农村改厕“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做好改厕“后续文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卫生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摸清查准问题厕所数量和类别,分类整改,保证整改质量,确保改一户、用一户、成一户,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