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婵莉 纳紫璇
在银川市大连路与友爱街东北角,一座生态景观公园正在盛夏展示着勃勃生机。公园内灌木国槐等近20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栈道石阶向青草深处蔓延,不远处儿童乐园、篮球场、足球场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座生态景观公园下竟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半埋式再生水厂——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
7月1日,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地上生态景观公园开放,不少居民赶来一睹这座立体公园的绿色风采。市民李爱迪就住在附近,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得知这要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就特别担心居住环境受到影响。“这个公园颠覆了我对污水处理厂的认知,现在看到这里鸟语花香,还有小孩的活动空间,一下就安心了!”李爱迪说。
“过去一提到污水处理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脏乱臭’,但现在我们努力要把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打造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邻避’效应转换为‘邻利’效应。”北控水务集团西部大区银川区域总经理任士兵说。这座集生态环保、运动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公园不仅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更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开放场所。在这里,生产与生态在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生长,成为市民休闲与自然相融的典范。
作为这座再生水厂从无到有的见证者,这里的点滴变化他的感受最为深切。“不同于传统的‘长距离铺管道收集、郊区建厂污水处理’模式,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采用的是半地下式的创新模式,地上则打造成四季如春的开放式立体绿色生态公园。”任士兵告诉记者,作为宁夏首座花园式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全过程将都在地下密闭池内完成。集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项目工程总投资15.04亿元,不仅有效解决银川市兴庆区和贺兰县德胜片区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还能实现每天30万吨再生供水规模,有力促进银川市水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水厂再生水出水水质已达到地表准四类标准,不仅可用于生态补水,还可用于园林绿化、工业冷却领域,甚至深度处理后养鱼都没问题!”在污水处理池边,专门陈列着一个鱼缸,几条金鱼在里面怡然自得,任士兵告诉记者,鱼缸里的水就来自于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
目前,地上公园的灌溉用水、道路养护全部采用水厂再生水,已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未来,该厂再生水还会逐步运用到全市道路浇洒、河湖补给、绿植灌溉等各方面,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汪清水来之不易,“看不见”的再生水厂却产生了“看得见”的绿色效益。
银川市城市用水管理处主任胡亚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83万立方米如果用自来水浇灌的话每立方米3.3元,产生费用合计603.9万元。再生水每立方米0.8元,183万立方米再生水合计146.4万元,就为用水单位省了457.5万元。如果将排到河道的景观用水加以利用的话,每年还可产生2338.4万元的价值。胡亚娟说,用好再生水是一笔有利于城市长期发展的大账,未来银川市将继续推进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及经开区污水资源化利用配套再生水工程,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