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 倩) 今年,中卫市政协委员王文华提交《关于提升枸杞种植效益的建议》指出,近年来,中卫市枸杞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农户、企业种植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种植密度低、产量不高、价格低迷,农户和企业对目前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掌握不足,而专业技术部门对群众的技术培训指导欠缺。
“目前枸杞种植因土壤熟化度、有机质含量等各项指标不同,缺少测土配方后技术指导,亩产量提升难,有机枸杞达标难,产品价值无法显现。目前枸杞品种已有很多,但每个品种适合在哪种、树形的管理和施肥有什么区别、枸杞产品该销售到哪个区域都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也没有专业部门对新植枸杞品种搭配进行分析研究。”王文华认为,枸杞种植点多面广线长,剪枝、施肥、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技术问题需求多,仅靠专业部门的技术力量指导服务农户和基地困难重重。加之田间管理和加工销售等方面不利因素影响,枸杞亩产量和产品价格都没有达到最佳值。
建议引进专业部门或第三方公司,对枸杞种植基地进行测土,根据基地土壤养分、地力状况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配肥计划。制定枸杞基地土壤提升计划,科学确定每亩枸杞园每年所施的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使用量,并由政府适当进行补贴,全面提升枸杞种植基地土壤生产环境,实现高产高效。
“建议优化枸杞产品的适用方向,提高产出效益。”王文华表示,可以发布枸杞品种的适用方向和用途,如药用品种、鲜食品种、榨汁品种等,并根据市场需求向社会和种植户发布指南或参考数据。根据不同品种树形管理的差异性,在集中种植产区建立各品种高产示范园,将各种生产要素和技术集合应用、示范集成,使不同品种发挥出最大效益。同时,加快发展社会化民营科技服务组织和力量,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掏一点的方式,全面推行托管服务,让民营科技服务组织和技术人员遍布各产区、各基地,让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落实到每个产区及农户的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