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出家门沿着一条有树荫的小路步行不到5分钟,陈良斌老人来到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西花园街道惠民社区的幸福助餐食堂。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下,老人很快就吃上了味道可口、营养搭配合理的午餐。“吃饭问题解决了,儿女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老人对饭菜很满意。6月17日,记者看到,午饭时间,在这里就餐的老年人约有20人。据工作人员介绍,来这里吃饭的人都是住在社区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
养老工作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老年群体“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西夏区结合实际,由民政局牵头负责老年人幸福助餐食堂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制定老年人幸福助餐食堂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排部署各街道、各社区合理选点,科学布局,引进社会力量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依托社区现有基础设施,西夏区在已建成7个社区幸福助餐食堂的基础上,2022年新增建设锦润社区老年幸福食堂1个,宁朔北、梦园、平吉堡、芦花苑、同阳等城市助餐点5个,镇北堡村、团结村、华西村、昊苑村、西干村、南梁等农村老饭桌6个。通过分步实施,逐步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辖区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独居、空巢等5000多名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打通老年人就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让社区老年人吃出“幸福滋味”。
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8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133人。据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党委书记郭红梅介绍,社区老年人食堂是社区公益性服务项目,以社区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方便、卫生、价廉为主要特征,为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空巢等老年群体提供就餐、送餐服务。除了提供堂食,在服务模式上,还采用了“1+X”配餐服务模式,即通过电话预约和微信群下单的模式,由配餐中心专业集中制餐,为若干个居家和附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提供配送服务,社区老人可到就近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就餐。
结合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西夏区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对老年幸福食堂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建立长效巩固机制,推广一批服务内容实、覆盖面广、社会参与度高、深受老年人欢迎的居家和社区养老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典型。全面推进社区老年人食堂建设,基本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助餐需求,在西夏区形成广覆盖、多形式老年人助餐、送餐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监督监管机制,强化制度措施,将食堂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制度,明确补助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摸清食堂发展规律,推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