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莹) 6月2日,自治区政协召开“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后教育延伸,助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专题协商会,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创新素养教育是自治区政协连续5年持续关注的协商议题,自2018年以来,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专题调研,相关意见建议被纳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按照自治区政协2022年协商计划安排,今年4月,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并邀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厅、文旅厅、科协、妇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围绕创新素养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后教育延伸情况赴银川市、吴忠市和中卫市开展调研。调研组边调研边协商,始终把传播创新素养教育理念、广泛凝聚各方共识贯穿于调研协商全过程。
协商会上,与会人员听取协商报告说明,6位自治区政协委员、教育专家围绕创新素养教育基础课程体系、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综合素养评价等方面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推进创新素养教育是对教育高质量体系内涵的拓展,对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自治区政协持续关注推动创新素养教育,目前在教育及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创新素养教育已覆盖全区中小学校,创新素养教育理念基本形成,实践探索取得积极成效。会上,自治区教育厅、文旅厅、妇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委员关切的问题,并针对协商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崔波认真听取各位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崔波说,教育发展要紧跟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适应人口变化规律,从扩大规模、加大投入为主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在此背景下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尤为重要。自治区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契合国家“双减”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自治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要尊重教育规律,统一思想认识,将科技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注入课后教育的各个环节,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相互配合,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育合力。要依托不同载体有针对性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向课后延伸,校内延时课程着重引导教师将科技创新理念注入教学,家庭教育着重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好奇心,社会教育着重引导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讲解员运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可将正确教育理念和方式汇编成册加强引导,构建各方良性互动的创新素养教育格局。要在协商报告中针对建立创新素养评价办法、建立联动协同机制、经费投入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宁夏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冯志强主持会议,秘书长阮教育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