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协移民资料征集组
我被任命公安厅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建厅初期忙于公安机构组建,接待全国各地调来的公安干警。首先接待的是宁夏公安厅第一任厅长黎光,这是位老革命,早年在公安保卫处做情报工作,曾任陕西公安厅副厅长,后调到公安部秦城监狱政委。黎光的爱人张铁廉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同样是老革命。接着迎来由空军部队驻上海虹桥机场转业的彭林柏副厅长,也是老革命,山东泰安人,回族干部。还有从公安部调来的刘光军副厅长,曾被公安部派遣到越南任过武官、顾问帮助越南建立公安系统。另外还有以公安部调来的副厅长姚枝,他原是公安部档案局局长,有公安部活字典之称。在机构组建中接受安排了撤收的吴忠回族自治州公安处及银川专署公安处的机构人员,很快健全了全区公安系统的组织机构,锊顺工作关系,配齐人员,使工作机构正常运转起来。
公安厅初建时条件很差,住房简陋,一色的平房。公安业务必须的器材少的可怜。那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而且数量不多。每个业务处只有几辆,是“兰玲”“三枪”牌的车。通讯设备落后,仅有一台十几门的人工接转的小型电话总机,各业务处使用的都是干电池的手摇电话机。武器装备也很差,佩戴的枪支除少数的“五一式”“五四式”手枪外,几乎都是收缴和接收的杂牌枪。如“花牌”“马牌”“枪牌”等枪械,而且子弹奇缺,又不通用。当时银川市公安局的情况更可怜,市局办公地点是一座破庙,关押人犯的看守所是土围墙,土坯房监号。机构设置简单,下边设有分局,全市三个派出所(新城一个,老城二个),全局编制百余人。一个民警队既管交通又管消防。消防队只有两部水车,遇到大火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法应对。1958年10月3日,银川东门外亚麻厂发生火灾,仅有的两部水车一辆被飞机场借去冲洗飞机跑道,只有一辆赶到火场。由于消防专用水源,无法扑救。只好通过有线广播,动员全市各单位和市民,自带脸盆和水桶等灭火工具,快速赶到火场。人们用脸盆、水桶到红花渠和厂内泡亚麻的水池中取水,大家一字排开,互相传递,每盆水传到火点就剩无几,结果整个亚麻厂化为灰烬。即使发生小火群众自救,发生大火,只能望洋兴叹。
为了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1960年我和政治部副主任郝云同志在潮湖农场办了一期刑侦训练班。潮湖农场在平罗是劳改农场,农场腾出几座关押人犯的土窑洞做教室。设有桌椅,就动员学员自力更生,用泥土做课桌和凳子,在桌面上贴张报纸防尘进行学习,条件十分简陋。但大家学习热情很高。
那时银川市区面积很小,被城墙包围着,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都在,方圆不过几华里,从东门到西门,骑自行车不过十几分钟。新城也只有一条很短的街道,四周皆是农田。(赵龙章 口述 赵秋生 拜学英 李青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