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银川市“双减”后寒假作业:

写的少了 “玩”的多了

本报记者 束 蓉 梁 静

根据“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今年银川市各小学寒假作业相比往年增加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减少了书面刷题的枯燥。据悉,各学校以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为主,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

争做劳动小能手

春联背诵大比武、有趣的十二生肖、我是家庭小管家、一起探秘年俗、线上一分钟速跳比赛……这个寒假,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的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单。

打扫卫生、洗碗擦车……寒假期间,兴庆区第十二小学的1900余名学生的寒假作业是,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平时在家他也会帮我做一些家务,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让他独立完成擦车的活,感觉孩子一下长大了。”兴庆区十二小一名低年级学生家长李艳艳说,学校布置的这项寒假作业十分有意义,从小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同时,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金凤区各小学寒假作业少了枯燥的书面作业,多了丰富的实践作业,孩子们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西夏区各小学也布置了可操作性强的劳动教育实践作业。

传统文化“装进”寒假作业

寒假期间,银川市金凤区通福社区为辖区青少年准备了多项文化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孩子们开展手工制作。“我们在综合实践和体育锻炼上进行了创新,希望孩子们能深度参与到家庭各项春节活动中,让他们在有趣的亲子活动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习俗。”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校长冯学荣说。

金凤区回民第四小学一年级七班班主任吕思琦介绍,寒假语文作业是背诵古诗和阅读两本以上课外书籍,实践活动则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春节习俗、手工制作“老虎”帽子等。“开学后,我们将举办交流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与大家分享帮父母做了哪些暖心事。”吕思琦说。

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

西夏区第三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学科的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突出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西夏区第十二小学创新寒假作业形式,鼓励同学们争做“五育”少年,每名学生集够五福卡,就可获得奖励。五福卡包括乐劳福、传承福、启智福、健体福、友善福。乐劳福:记录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约会春天。传承福:观察春节各种红彤彤的装饰,比如窗花、中国结、贺卡等,思考红色在传统节日中的意义。启智福:三到六年级学生除了完成各科寒假作业外,坚持每天练字、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健体福:每天坚持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跳绳、做仰卧起坐、打乒乓球、打篮球、练羽毛球等。友善福:给爷爷奶奶捶背洗脚、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积极参加社区或其他公益活动,如为小区捡拾垃圾等。同时,西夏区各校教师在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下,有序展开各学科寒假教研活动。从1月19日开始,西夏区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教师全员参加“基于‘双减’政策下的课堂变革与作业设计”线上研修班。西夏区实验小学老师刘红波感触颇深:“学了很多教学理论,这几天的学习收获很大。”

--> 2022-02-15 银川市“双减”后寒假作业: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2301.html 1 写的少了 “玩”的多了 /enpproperty-->